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佛山高明区将重点投资新能源汽车等九大项目

作者: 来源:佛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2-02-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9日,高明区召开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部署新一年工作。会上,新能源汽车推广、革命老区与基层文化建设等问题受到关注。围绕这样一些热点问题,代表们纷纷贡献智慧,建言献计。根据代表们的建言,本报记者也分别走访职能部门,请他们作出回应。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首批投放电动汽车50辆
 
    【背景】
 
    入选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区
 
    近年来,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明一直动作不断。截至目前,该区已先后引进本田金属汽配、恒威汽车动力转向器、陆地方舟、德方纳米、佛照国轩等多家大型项目。
 
据初步统计,高明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已达7家,其中5家在建,2家已投产。高明去年成为广东省首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区。
 
   【声音】建设推广需多级政府配合
 
    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该产业直接承载者的明城镇无疑感触最深。昨日,高明区人大代表、明城镇委书记黄志勇表示,陆地方舟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正抓紧进行,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则需多级政府及多个部门之间密切配合。
 
    黄志勇介绍,围绕这些德方纳米和陆地方舟等核心项目,明城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在逐步成形。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黄志勇透露,在陆地方舟正式投产前,将组织一批产品上路试行,进行推广示范。他说,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上牌政策、标准制定,以及电池充电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市、区两级政府都已有相关方案。
 
    “明城主要做好产业后方的服务工作,如道路、水、电之类的基础设施等。”黄志勇建议,各级政府及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连线】购买新能源汽车有补贴
 
    在推广应用方面,高明究竟如何着力?昨日,高明区发展规划统计局表示,目前高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的相关计划已上报省市,近期将逐步实施。
 
    根据计划,高明将明城镇设为该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综合示范试点,首批投放以农用车为主的电动汽车50辆。
 
   “普通市民买新能源汽车,将可以享受优惠。”高明区发规局介绍,新能源汽车优先向民用开放,市民如果在本次推广应用示范计划内,购买本区企业生产的纯电动汽车,而且在本地使用,将会得到购车补贴、保险等方面的优惠。
 
    对市民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问题,高明区发规局称,将引进市场机制,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例如,在居民小区和公共停车场,会配套安装一定数量的充电、充气设施。而在停车位方面,小区、繁华商业地带,都将划出一定比例的停车位,用于新能源汽车停放。
 
    ●关键词革命老区
 
    投入逾4亿元建九大重点项目
 
   【背景】老区贫困户全部脱贫
 
    2009年高明革命老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5038元,不到全市农村人均值的一半。为此,市、区两级政府自2011年启动了革命老区帮扶工程,两年将投入7亿元实施9大项目,争取用两年时间确保老区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90%以上贫困户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
 
    如今,历经一年多的帮扶努力,高明区49条老区村此前通过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帮助就业、加盟合作社等方式,让全区所有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帮扶对象实现了脱贫。
 
    今年是革命老区工程任务冲刺年,高明区区长黄棋泰在昨天的会议上表示,高明区会按照“一年脱贫、两年提升、三年完善”的总体思路,让贫困户家庭收入继续稳步提高,并全面提升老区村容村貌。
 
   【声音】基建工程力度不减
 
    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如今成效初显,无疑令高明生活在老区的8万多群众得到实惠。“我们村12户帮扶对象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了。”高明区人大代表、更合镇水井村村干部李甲友高兴地说。
 
   “但帮扶革命老区,今年还要加快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力度。”李甲友说,村里去年已经有部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动工,集中在农田水利、道路硬底化、公厕改造等,建议今年的革命老区帮扶,要继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高明区人大代表、更合镇宅布村村干部区桂棠同样表示,希望能借革命老区帮扶工作的开展,今年加大村内自然村水利基础设施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水利设施建设好了,农村的收成就会有保证。”
 
   【连线】建设九大重点项目
 
   “目前革命老区帮扶各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昨日,高明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麦剑平表示,革命老区帮扶工作的成效初显。
 
    麦剑平介绍,为帮助49个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去年市、区两级共计投入4亿多元,不仅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通过“一户一法”让全部帮扶对象脱贫致富。
 
    展望新一年帮扶工作的开展,麦剑平表示,今年,高明区内的老区扶贫会奉行把有限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原则,重点关注农田水利、交通等九大重点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升。
 
    “今年在老区帮扶上的投入将超4亿元。”麦剑平说,产业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高明区则将进一步向革命老区倾斜,鼓励和引导基础建设投资和产业项目资金投向革命老区,增强革命老区自主发展造血功能。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设施不能只建不管
 
   【背景】
 
    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低
 
    “器材搁置在村委会好久,没人去安装。”来自杨和镇圆岗村的人大代表李浩明是基层干部,对于高明基层文化的建设,一直相当关注。李浩明告诉记者,以圆岗村为例,近年来村里的公共文化设施增加了,给村民提供基本的文化活动。例如过年时村里就举行篮球贺岁杯、乒乓球和拔河比赛。不过在圆岗村委会下的自然村,情况就没这么理想。
 
   “下围村多年来都没有多增添一些公共文化设施,那些器材还搁置在村委会那里,希望能够尽快建好。”李浩明表示,在一些自然村里,文化设施仍欠缺,像送戏到村等活动几乎没有。而给老人提供娱乐休闲场所的老人活动中心,李浩明坦言也比较欠缺。
 
   【声音】文化建设纳入政府考核
 
    在区政协委员区国圣看来,近年来高明基层文化发展方面,还处于相当滞后的状态。
 
    区国圣建议,要建设好基层文化,首先将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考核内容,从而在政策上、资金上和人才上给予保证和倾斜。例如实施“文化人才展翅计划”,重点是建设好基层文化专干队伍和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切实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区国圣建议,政府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强化镇街文化站的文化功能,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城市10分钟文体圈和农村10里文体圈,改进基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局面。此外,区国圣还建议把机关单位、企业、学校等的文化设施资源向所在基层居民开放,实施资源共享共用。
 
    【连线】“十二五”建成三级文体全覆盖工程
 
    对于代表委员的建议,高明区文体旅游局表示,近年来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下了不少功夫,例如推动农村书屋、综合文化室等文化工程,同时还通过高明区《文体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区、镇街、村居三级文体全覆盖工程。
 
    “当然,由于在基层缺乏专业的文体工作者,一些文体设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使得一些市民感觉到比较匮乏。”该部门表示,在今年及接下来,文体旅游局会继续推动基层文化的建设,例如考虑建议把文体建设纳入政府的考核内容,按照计划实现城市10分钟文体圈和农村10里文体圈等。
 
分享到:

关键字:佛山 新能源汽车 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