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湖南成立稀土集团获批 稀土或诸侯“割据”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2-10-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继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之后,湖南又宣布将整合本省稀土资源湖南稀土集团公司的组建方案已经获得批复;在四川,汉龙集团、地矿公司分别将其持有的四川汉鑫矿业发展有限公司58%和42%的股权委托盛和稀土经营管理;两天前,广晟有色还突然遭到大股东的抛弃,今年2月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正式挂牌,投资者称上述减持不排除与广晟有色的稀土业务存在变数有关。而这一切变化,或许是地方与央企博弈的方式。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获悉,湖南稀土集团公司组建方案获批,继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之后,南方又一省份即将成立稀土集团,中国稀土未来或成“南北集团”格局。
 
  南方稀土整治仍不明朗
 
  201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用1~2年时间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的表述,在南方稀土业引发震动。
 
  “湖南成立稀土集团,对南方稀土的格局并没有带来太多变化,但是对南方稀土的整治,带来了更多不定的因素。”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若干意见》一经颁布,南方各省为维护本省稀土资源优势,纷纷加快速度组建本省稀土整合平台,力求“坚守”、“做大”稀土产业,以抵御央企的触角延伸。
 
  其中,广东省先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让广晟有色成为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一级控股子公司,随后又成立广东稀土产业集团,并提出整合时间表,大力加强对辖区内各稀土产区的控制。
 
  福建不甘落后。该省提出“福建模式”,确立以厦门钨业为龙头,“通过资源有序开发,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的产业方向。按福建省有关部门关于成立福建省稀有稀土集团的实施方案,福建冶金控股于2012年7月16日将全资子公司福建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福建省稀有稀土 (集团)有限公司,并取得由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福建稀有稀土集团仍为福建冶金全资子公司。
 
  作为南方稀土重地,赣州稀土地位略显尴尬。赣州稀土之前拥有88本采矿证,采矿证的泛滥直接造成盗采现象严重。在最近的整治中,赣州被砍掉近一半的采矿证。
 
  不过,赣州稀土的整治亦在大步进行。据赣州市国资委官员透露,赣州早在2011年底,就组建了稀土集团,开始完善稀土上下游产业链,只是没有进行公开挂牌。
 
  林东鲁表示,目前虽然南方各省大部分组建了自己的稀土集团,但是各省在稀土的终端应用方面的能力并不强,没有突出的省份。而央企五矿,在应用方面虽然更好,但是却没有掌控资源。“国家提出南方稀土整合"三甲"概念,最早提由央企主导,后来又提出,地方有能力的大企业也可以主导整合,但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南方稀土整治依然不明朗。”
 
  “南北”稀土集团渐露雏形
 
  我国的离子型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南方七省,资源分散,对资源的争夺目前是群雄并起,整合前景一片迷茫。但在北方,稀土整合相对明朗。
 
  目前,北方轻稀土资源基本已由包钢稀土整合完毕,包钢稀土已经通过控股的包钢稀土国贸公司实现了对稀土原矿的控制,国贸公司基本实现了包头市稀土资源的统一定价权。包钢稀土已自上而下完全实现对北方地区稀土的垄断,北方轻稀土大格局已经初定。
 
  仅次于包钢稀土的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探明稀土储量近200万吨,为世界第二大稀土资源供应地。但据江铜集团宣传部部长汪小卡介绍,目前,四川江铜稀土仍然在进行规划与设计,只有原来并购的一些小矿在生产。
 
  “北方轻稀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四川和山东,但是包钢稀土基本上实现了对北方稀土的控制。”林东鲁认为,未来,包钢稀土整合北方稀土资源,四川、山东配合的格局已定。
 
  林东鲁透露,由工信部等多部委参与制定的《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方案》正在加紧进行之中。不过,他认为,在新的方案中,南方三甲的概念依然会提,因为南方稀土分布更为广泛,各省的情况相差无几,只有协调好各方利益,重点是央企和地方的利益,南方三甲仍然可以整合出来。
 
  “我们最终的构想是,成立南北两大稀土集团,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调控好南北稀土的开采与应用。”林东鲁说。
分享到:

关键字:湖南 成立 稀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