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造车热潮渐退 新能源车不应让市长寻找市场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2-02-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如今的电动车产业已经出现了过热现象,并且市场没有被培育起来的迹象,投入与产出在短期内无法达到平衡。
 
  没想到,电动车项目这么快便开始遭到地方政府的抛弃。2月20日,从东莞市政府传出声音,该市已决定暂时搁置纯电动车项目,这也是国内首个地方政府宣布暂缓纯电动车产业的发展。
 
  正在积极进行产业转移升级的东莞,为何突然宣布搁置一个被外界认为是主导未来的新兴产业?这似乎让人觉得有点意外,会不会失去了一块“大肥肉”呢?
 
  与其他地方一样,自2009年电动车热启动以来,东莞市政府一直大力扶持纯电动车产业的发展,2010年,东莞市印发了《东莞市推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要求抓紧制定《东莞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去年11月,有消息传出《东莞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编制完成并出台,争取省里将东莞列为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城市。而在这个消息出台前,东莞科技局还发布公告,对涉及电动汽车的项目总资助3500万元。
 
  为何会放弃这个项目?东莞市官员给出这样的答复,第一、技术不成熟,市场规模小,国家政府虽然有补贴,但国内市场销售并不好;第二,省内主导企业比亚迪在其他城市已有投资,无法满足东莞需求。
 
  这可以看出,东莞市的官员已经清楚,如今的电动车产业已经出现了过热现象,并且市场没有被培育起来的迹象,投入与产出在短期内无法达到平衡。
 
  然而,让东莞放弃的更重要原因,估计是东莞在整个电动车产业的配套方面,无法与周边竞争。在东莞的东西两侧,有着广州与深圳两大城市,深圳是国家首批5个电动车产业的试点城市,加上有比亚迪的支撑,各方面已经开始逐步进入轨道,具有先天性优势。而广州则具备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汽车工业正是其支撑产业,日产聆风电动车的技术将在不久后引入东风日产,自主品牌启辰电动车要上马,而广汽乘用车、广汽本田早就启动了相关的计划。
 
  如果东莞想从这两个城市中抢走电动车整车产业,难度无疑相当大。并且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也不符合最大化原则。因此,不如将精力放在东莞的优势产业上,精细经营。
 
  我们也期待,地方政府能像东莞那样务实,能从一味盲目的投入中清醒。事实上,外界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从2009年的热议借电动车实现弯道超车,到2010年的高潮,再到2011年的反思,到如今,有些政府部门也清楚地认清了形势,这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长久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或许,继东莞后,还将有更多城市退出这场造车热潮。新能源车市场真的不应该“让市长来找市场”。
 
分享到:

关键字:造车 热潮 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