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能2012年工作会议报告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11年,华能圆满完成了国资委业绩考核指标和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迈出了坚实步伐。华能也正以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做强做优,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结构优化凸显效益
12538万千瓦,这是2011年年底,华能集团境内外全资及控股电厂的装机容量总和,比2010年增长10.5%,仍然保持着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领先地位。然而这样耀眼的数字在报告中只是轻描淡写,而清洁能源的积极发展,更能彰显出华能集团公司加快装机结构转型升级的决心。
去年全年,华能集团总投产新机组1215万千瓦,其中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32%。到去年年底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接近2400万千瓦,比重比2010年提高1.4个百分点。核准低碳清洁能源项目超过1000万千瓦,占核准总规模的64%。去年,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流域开发稳步推进,糯扎渡水电站获得核准,功果桥水电站3、4号机组投产发电;通辽、阜新、山东三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基本建成,效益初步显现。格尔木光伏一、二电站投产发电,青铜峡光伏项目获得核准。至2011年年底,华能集团公司水电装机突破1100万千瓦,风电装机突破700万千瓦。
此外,火电结构优化步伐没有放缓。到去年年底,华能60万千瓦等级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占火电装机比重达到46.9%,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一批经济效益好、区域布局优的煤电机组投产发电,同时积极推进大容量、低排放、预期效益好的项目开发,着力推进经济发达地区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发。
装机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华能产业结构也加速升级,煤炭、运输、金融、科技产业与电力核心产业的协同不断加强。去年华能新增煤炭产能405万吨/年,煤炭生产能力达到6817万吨/年,比2010年增长6.3%。效益调煤成效显著,内部煤炭供应量3382万吨,电煤自供率达到12.1%,比2010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科技环保尽显“新”意
去年华能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国家授权专利66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完成供电煤耗318.68克/千瓦时,比2010年下降4.04克/千瓦时;完成厂用电率5.08%,比2010年下降0.14个百分点。这是在实现科学发展和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指引下,华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科技创新中迈出的新步伐,在节能减排中取得的新成绩。
在科技创新上,华能持续引领我国发电行业技术进步,在示范工程建设、发电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上坚持迈出新步伐。绿色煤电天津IGCC示范工程进入全面调试阶段,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20万千瓦等级高效大型机组等先进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700摄氏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等4个国家级科技项目获得批复并正式启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在挪威中标;西安热工院向日本、印度等8个国家提供了设备监造、性能试验等30多项技术服务;国家能源高效清洁火力发电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能源水能高效利用与大坝安全研发中心获准设立,火力发电等3个产业技术创新创业联盟组织筹备工作进展顺利。而华能也将积极推进我国第一个燃烧前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技术研发和装置建设。
在节能减排上,华能积极履行绿色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供电煤耗比2010年下降3.38克/千瓦时,华能总体能耗指标、60万千瓦超临界湿冷、空冷及35万、30万千瓦纯凝湿冷机组的能耗指标,保持五大发电集团领先水平;52台机组的供电煤耗比2010年下降超过5克/千瓦时,77台机组的厂用电率比2010年下降超过0.2个百分点;完成脱硫增容改造307万千瓦、脱硝改造166万千瓦;福州、榆社、北京3家电厂汞排放监测试点有序推进。加强碳资产管理,29个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在联合国注册。
“创一流”强调赢利能力
去年以来,华能按照国资委的部署,扎实推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工作,并将“领先进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作为“十二五”奋斗的目标。
华能就此对“创一流”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今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华能将围绕“一个引领、一个中心、一个主导”来开展工作,即以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做强做优。
无论是中心还是主导,都是围绕推进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这一引领而全面展开。
华能认定,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效益,只有创造一流的效益才是创建一流企业的基础,因此将坚决从过去比较注重规模转变到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自身发展质量和效益。
如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华能力主加快转型升级,即从加强运营改善、加强结构调整、加强改革创新、加强党的建设四方面入手。
在运营改善方面,强调要把电力产业做优,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并提高煤炭、金融、科技等产业的赢利能力,早日实现无亏损企业的目标。指标方面,计划2012年完成发电量6600亿千瓦时;完成煤炭产量6670万吨;完成营业收入3040亿元;完成供电煤耗317.21克/千瓦时。
继续强调结构调整中的效益问题,水电、风电、火电效益为先,如积极开发有效益的煤电基地、煤电一体化和煤电联营项目;并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高产业协同水平,夯实煤炭产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的保障能力和电煤运输能力,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产业,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发挥服务功能,加快科技产业化步伐,提升服务能力。按照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创一流的要求,消除制约华能科学发展和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障碍。继续大力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做好职工工作,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科学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