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产动力电池企业尚需“补血”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1-02-17 浏览:

   自2008年开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之下,国内掀起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热潮。而且,随着全球范围内节能理念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新,就在于它的动力系统之“新”,传统汽车的“心脏”——内燃机,将被电池能源系统所替代。单体电池是电池能源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新能源汽车真正的核心,只有掌握了单体电池的核心技术,才能掌握电池能源系统的核心技术,进而才算真正拥有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从来都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根本。上世纪80年代,正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汽车行业才有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惨痛经历。此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来说,不啻为一次借新能源汽车的“弯道机遇”,赶上并超越国际先进汽车品牌的大好良机。

   在此过程中,民族动力电池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令人欣喜的是,我国动力电池企业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富有创新决心和创新能力,并且已经拥有单体电池核心技术的民族领导品牌企业:比亚迪、万向、盟固利、力神、比克……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实力强大的国外电池企业相比,目前民族品牌的动力电池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非常薄弱。

   这时,在民族品牌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策略下,国家对这些真正依托自身核心技术发展的民族企业给予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就尤为关键。对此,业内权威人士指出,“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只有让单体电池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民族品牌企业手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国家提出的从传统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目标。所以我们的政府在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财政补贴资金时,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补贴给拥有单体电池核心技术的民族品牌。同时,要防止个别‘伪国产’企业与外资品牌沆瀣一气,冒领国家补贴。”

   正如业内专家所言,掌握单体电池核心技术是中国汽车产业借新能源机遇、实现对发达国家一次“全面赶超”的关键。政府作为主导方,只有做到一手坚持扶持民族自主品牌,一手审慎把控补贴的落实,促进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掌握在民族企业手中,才能真正突破国外动力电池品牌的技术垄断,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健康发展,最终才能顺利推进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