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海泥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获阶段性进展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10-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教授付玉彬和他的研究小组在国内首次利用海底生物燃料电池作为电源,在海底的海泥中插上两根电极,就可以发出电来。

  据介绍,海底生物燃料电池主要是利用海泥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作为燃料来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产生电子。在海泥中放置负极,在海水中放置正极,电子经过微生物传递到电极表面,接通电路,形成“海泥电池”。这种电池符合当前国际和国内低碳、环保和新型能源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且造价较低,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这种“海泥电池”的海泥和海水全是原生态的,没有任何添加剂,其奥秘全在电极材料上。若使用一般碳/石墨材料电极,电池功率低,须提高功率才能走向应用。为此,研究小组在电极表面改性处理、电极形状设计、电池结构设计、测试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该电池输出功率可以达到数百毫瓦,远高于国外文献报道的海泥生物燃料电池水平。日前,在实验室里,该电池已能成功驱动收音机、计算器、钟表和小型玩具平稳运行。

  付玉彬研究团队于2007年初开始了该领域的探索研究。2008年,该课题被列为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在深远海条件下,海洋仪器的电源供给一直是一个难题,该项目的研制成功为海洋仪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持续长效的电源。

  据悉,这类电池可望用于深远海水下仪器的电源补给、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海泥微生物菌种筛选、海洋地质沉积层探测等方面。为了尽快实现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该研究小组目前正在优化结构设计,开展实海研究。

分享到:

关键字:生物 燃料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