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产业优势显著 抽蓄电站建设将驶入快车道

作者: 来源:国家电网 发布时间:2012-02-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1年12月30日,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建设的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产运行。至此,该公司在2011年全年共建成4座抽水蓄能电站。今年国家电网公司“两会”进一步要求,积极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新源公司做了哪些工作,今后又将如何行动?
 
   「规划」着眼未来,全面谋划发展布局
 
    在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许多部门的墙上都挂着全国行政区划图,唯独发展策划部不同,它挂着的是一张全国地形图。“抽水蓄能电站选址必须根据地形地貌,地形图里不同的颜色显示地势的高低,地形图看起来更加直观,一目了然。”发展策划部负责规划工作的刘殿海说。
 
    抽水蓄能作用重要
 
    抽水蓄能具有的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黑启动和事故备用等功能,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抽水蓄能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到2020年,国家电网区域内的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将达到0.53亿千瓦。
 
   “即使这样,届时抽水蓄能在我国电网中的装机容量比重也只有3.7%,仍然低于国际5%~10%的平均数值。抽水蓄能是目前电力系统中技术最成熟、最经济、最实用的大规模储能方式,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清洁能源迅猛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加快建设,抽水蓄能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新源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陈宏宇介绍说。
 
    陈宏宇表示,新源公司作为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专业化公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抽水蓄能项目专业化建设、运营、管理公司,始终致力于“做强做优”抽水蓄能产业。而要做强做优,首要一点,就是不能只顾当下,还要放眼未来。
抽水蓄能建设须着眼未来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抽水蓄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安全保障作用,在规模适当的情况下,抽水蓄能建设必须有合理的布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抽水蓄能起步较晚,对抽水蓄能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抽水蓄能资源调查研究一直处于空白。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按照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新源公司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智能电网建设、风电发展、核电建设等,开展了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20个省(市、自治区)的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规划工作。
 
    两年来,刘殿海和同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与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等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一起,分析电力系统负荷水平、负荷特性和系统需求,考察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水源、环境影响、工程布置及施工等条件,确定规划站址。最终,他们摸清了这20个省份的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情况,为未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奠定了基础。
 
    2011年,新源公司累计完成了12个省份抽水蓄能选址规划报告审查,福建、陕西、安徽和山东四个省份的抽水蓄能选址规划报告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为实现抽水蓄能的科学布局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新源公司已经确定‘三步走’发展战略:2010~2011年为夯实基础、谋划发展布局阶段;2012~2015年为快速发展阶段;2016~2020年为效益提升阶段。”新源公司副总经理张振有说,“这个‘三步走’战略,不是新源公司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我们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部署制定的,是完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的。新源公司开展选址规划工作,努力掌握优质站址资源,正是为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整个发展战略服务。”
 
    除了大力推进抽水蓄能选址规划工作,新源公司还确定了近期项目开发时序,启动了一批抽水蓄能项目的前期工作,形成了梯级开发的良性发展格局。2011年,新源公司荒沟、丰宁、绩溪、敦化项目核准申请进入国家发改委审批程序,文登、天池项目核准申请上报国家电网公司,厦门、蟠龙、沂蒙项目可研工作顺利推进,镇安、金寨项目上报“路条”。此外,新源公司还与地方政府沟通,签订了抽水蓄能项目合作开发协议,确保站址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012年,新源公司的发展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什么?”
 
   “在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抽水蓄能可持续开发的战略格局,完成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站点规划工作。”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宏宇的答案早已清晰明了。
 
    「建设」全过程质量管理,打造精品工程
 
    新源公司本部11层有一间荣誉展室,在展室陈列架的正中间,一座“鲁班奖”小金人闪闪发光。捧得这个奖项的是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国家电网公司顾问、两院院士潘家铮这样评价宜兴电站项目:“在这样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能把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得这样好,相当不容易。”
 
    宜兴电站并不是新源公司第一个荣获“鲁班奖”的工程,2009年,山东泰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已经成为全国首个荣获“鲁班奖”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2011年年底,安徽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高水平达标投产、创电力优质工程、创鲁班奖,是新源公司建设所有抽水蓄能电站的总目标。
 
    在这条“创优”的道路上,“全过程质量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项目核准前、项目核准后、项目开工建设后至投产前。项目核准前,新源公司超前谋划,对招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施工规划报告编制的针对性、精度和深度等进行严密审核,确保招标和施工报告质量;项目核准后,开展设计优化,强化施工图审核,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重点对电缆敷设、小管道安装等进行二次设计,提高设计的适用性,把设计缺陷消除在实施之前;施工过程中,重点抓标准施工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强化施工关键工序、关键环节的管控。
 
   “这三个阶段首尾相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和问题,都会导致满盘皆输。”基建部负责基建安全质量的张学清表示。
 
    2011年,新源公司发布了72项标准施工工艺,并狠抓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在施工方案审查中,重点检查方案与工艺的结合情况,确保施工工艺要求能够在方案中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一系列安全质量管理活动和现场监督检查,最终构建起基建一体化管控体系。以验收一次合格率为重点,抓单元工程验收,促进工程实体质量和工艺质量的提升。2011年,新源公司全年完成87个里程碑节点,完成单元工程验收6606个,优良率达到95.2%。
 
    针对施工图设计五花八门、不利于标准化和集约化管理的实际情况,作为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又一有力举措,2011年12月8日,新源公司启动了抽水蓄能电站典型设计工作,要求对地下洞室群和地下厂房、开关站做典型设计并达到招标设计要求。设计工作由华东勘测设计院研究院等5家国内水电设计院所分别承担,并通过竞赛评比的方式选择最佳方案。抽水蓄能电站典型设计开创水电行业典型设计的先河,为抽水蓄能电站实现标准化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2年,新源公司的努力方向是:所有投产项目100%获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奖,60%获电力优质工程奖,30%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实现目标并不容易,但是我们将一直为此而努力!”谈到未来发展,基建部主任王洪玉信心十足。
 
   「生产」随调随启,护佑电网平安
 
    2011年12月7日,太行山脉寒冷、寂寥,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里却一片繁忙景象。当天,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扩建工程进入输送500万千瓦的正常大负荷试验阶段,9点31分,在河南省调的命令下,宝泉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抽水启动。
 
   “机组冷却水系统启动正常!”
 
   “调速器、球阀油站启动无异常!”
 
   “机组压水正常!”
 
   “转速达到额定转速,并网成功!”
 
   “导叶开启正常,抽水到达稳态!”
 
    现场各专业人员的报告通过对讲机源源不断地传到现场指挥部。试验配合中,宝泉电站机组频繁启动,在机组的轰鸣声中,在电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中,抽蓄机组容量大、响应速度快、工况转换灵活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
 
   “根据试验安排,特高压试验期间,宝泉电站须具备两台机组连续抽水12小时的条件;同时,在河南电网孤网运行时,宝泉电站还要作为第一批辅助调频厂应急调峰,机组和水工建筑物均面临严峻考验。”宝泉电站负责人费万堂说。
 
    面临考验的何止宝泉电站一家,为了配合好特高压扩建工程大负荷试验,新源公司和参加此次配合工作的6家抽水蓄能电站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根据试验需要,各配合单位及时调整、压缩检修时间,运行、维护和检修人员加班加点,全力为配合工作提供可靠的设备保障。
 
    同时,在新源公司的统一安排下,各试验配合单位充分考虑试验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极端情况,制定各项针对性应急预案,逐一演练并修订完善,为圆满完成大负荷试验配合任务提供各项技术、组织保障措施。
 
    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指挥下,试验期间,新源公司所属宝泉、西龙池、回龙、张河湾、十三陵等抽水蓄能电站的运维人员坚守一线、各部门团结协作,生产部门增加设备巡视频次,加强关键设备、关键部位的重点监视,加大上下库水位大幅变化下大坝、水库安全运行的监测力度,圆满完成了配合工作。
 
    2011年11月24日至12月9日,宝泉、西龙池、回龙、张河湾、十三陵等电站共发电启动224次,发电量1.06亿千瓦时;抽水启动135次,抽水电量1.56亿千瓦时,并进行了频繁的负荷调节和工况转换,满足了试验的各项要求,彰显了抽水蓄能电站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中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关键字:抽水蓄能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