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石油三巨头抢先布局汽车充电站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06 浏览:


    面对市场上趋之若鹜的新能源产业,国内传统能源巨头中石化坐不住了。刚刚过去的8月底,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宣布,中石化将通过现有的加油站网络,发展电动车充电业务,未来将把传统加油站改造成油、气、电乃至非油品四位一体的新型加油站。

    传统能源三大巨头中,已经出手的并不止中石化。中海油发布新能源战略已有年头。在8月18日在京成立的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名单中,中海油和中石油都赫然在列,分别将目标指向新能源电池与充电站及其服务领域。

    1.新能源扶持政策催生变身“机会”

    新能源产业轰轰烈烈大潮爆发前,在世界500强中轮番排前列的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对新能源的危机感或许几近于零。尽管在国内外油价倒挂的年份,石油公司遭遇过业务亏损的烦恼,但国家每年的巨额财政补贴令亏损仍在可控的范围内,国内能源垄断巨头头上的光环从没消散过。

    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正催生出一个个生“金蛋”的机会。在新能源概念疯炒之际,作为传统能源巨头的石油公司对新能源产业的介入多少有些迟钝。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几大石油集团在发展新能源产业上也不是没作考虑,但是对于如何切入新能源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中海油外,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显得举棋未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石油总有枯竭的时候,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能源危机,确保自己在能源领域的领头羊地位,这是新的形势对传统石油公司发出的挑战。

    2.汽车充电站年均增速有望超过50%

    新能源电动汽车与相关的新能源电池及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已成为新能源产业中各方争抢的“香饽饽”。这个巨大的新能源蛋糕也诱惑着三大石油巨头的进入。

    去年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针对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车,明确提出到2011年要形成50万辆产能的近期目标。预计2010—2015年我国年均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到35.2万辆,2015年需求量将达97.7万辆,年均增长率216%。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充电站有望先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充电站建设投资年均增速有望超过50%。综合考虑国网2015年前建设1700个充电站的规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充电站建设年均投资有望达到30亿元,年均增速50%以上,到2015年我国充电站建设投资有望达到48亿元。

    一份分析报告认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投资年均增速有望超过50%。

    显然,充电站的导火索已经引燃。

    3.三大石油巨头悉数进军新能源

    对新能源出手速度最快的当数中海油。早在2006年底,中海油就成立了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海油还与中国普天合资成立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专门运营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网络。此外,还选择直接投资电动汽车的上游———动力电池。2009年7月,中海油向天津力神公司投资50亿元,成为其大股东。天津力神是中国三大锂电池生产企业之一,其生产的动力电池已经应用于天津清源电动车辆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

    中石化紧随其后,今年年初,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北京首科集团公司已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将现有加油、加气站改造为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

    8月23日,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宣布,中石化将通过现有的加油站网络,发展电动车充电业务,未来将改造现有的加油站。中石化目前已明确了对未来新型加油站的建设思路是四位一体,包括加注成品油、销售非油品、加注天然气、电动车充换电池这四方面功能都在一座加油站中实现。

    动作最慢的中石油也不敢怠慢。此前中石油集团重点发展与主营业务相近的煤层气、燃料乙醇和油砂等新能源,从未明确表示要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18日,国资委首期出资13亿元,发起成立了央企电动车联盟,央企能源巨头悉数加入新能源汽车联盟,中石油首次结缘新能源汽车。

    4.石油企业和电力企业有望合作共赢

    在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的故乡广东,同样是国内新能源电池和充电站领域竞争最为激烈的阵地。

    据广东省发改委消息,广东“十二五”规划确定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发展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近期重点突破电池、电机、电控三大关键领域,到2012年形成10万辆电动汽车的综合生产能力。“中石化在珠三角地区会先考虑改造城市加油站建成充电站,再逐步推进。”广东省石油协会范小平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是响应国家号召发展新能源产业,但近期并不能取得多少收益。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新能源充电站方面,本身技术壁垒不高,行业存在过度竞争的风险。目前石油巨头与电网企业已形成两大不同行业巨头对垒的局面。年初国家电网宣布今年将建设75座充电站,南方电网则宣布今年将建设超过80座充电站。石油巨头进入充电站领域速度略为缓慢。除中海油外,中石化和中石油仅处于起步阶段。但中海油的加油站站点少,进展也不顺畅。
   
    当然,石油巨头有加油站的网络优势,中石化在全国拥有加油站近万个,在广东拥有两三千个,这是布局充电站的阵地,但做充电站行业,电压相对不足,需要电力企业的配合。相对而言,电力企业有电力充沛的优势,但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电力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建设大型的充电站。

    对此,国内电动汽车领域专家陈清泉曾建议:“电网企业将来可以将电动汽车充电站设在加油站里,国外某些城市已有先例。届时,电网还可借助大量的汽车蓄电池,实现有效调峰。”

-建议

    专家提醒谨防借机圈地

    今年上半年,有近30个城市对外公布电动汽车充电站筹建计划,已有充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城市也不少于10个。然而,有的充电站奠基后没有动工,有的出现工程延期,还有的充电站建成后没有电动汽车使用,处于闲置状态。

    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说道,“有些地方炒作电动汽车充电站概念,明为建充电站,暗则是在占地。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秩序较为混乱,有关监督部门一定要严防这种圈地现象发生。”他提议将充电桩建设纳入新的小区建设规划中,并逐步在现有小区推广。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有望在十年内获得超过千亿元的资金支持。

    业界也希望在发展国内电动汽车充电站产业时,有关职能部门能及早介入指导,制定标准、做好规划,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投资主体有序竞争。中信证券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殷孝东认为,关于充电站标准的制定需要提上日程。

    据了解,电动汽车充电站国家标准有望于今年出台,标准由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牵头,两大电网公司及比亚迪、奇瑞等汽车公司共同参与。

 

分享到:

关键字:充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