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80亿聚光光伏基地开建 淮南变“生态煤城”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4-04-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安徽淮南高新区的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步入车间,只见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玻璃幕墙的组装。布线、安装逆变器……一块块透明的淡蓝色光伏电池模组被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能把太阳高倍聚光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设备系统。日芯光伏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项目共投资80亿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及组件生产基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并要求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我们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实现了燃料变原料、高碳变低碳、有烟变无烟、地下变地上‘四个转变’。”淮南市委书记方西屏说。

“我原本以为‘煤城’是灰蒙蒙的,来到淮南后才发现,这里是个生态宜居之城,我准备把爱人和孩子都带到淮南来长期生活。”杨宝会是陕汽淮南新能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财务总监,3年前被派到淮南工作,从前对当地环境颇有顾虑的他,如今却要“筑巢”于此。

引进了企业,留住了人才,推进了转型。淮南围绕“建设中部著名、全国知名、煤城样板的生态核心示范区”的目标,倾力高碳变低碳,有烟变无烟,既推进了平台、要素“快集聚”,又实现了科技、人才“共提升”。2013年,淮南制造业投资增长70.8%,居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45.9%。同时,淮南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优秀案例”奖,成为安徽省唯一获奖城市。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意味着抛开煤炭资源“另起炉灶”。淮南依托煤炭资源精耕细作,努力把煤炭“吃干榨净”。“我们先给你算笔经济账吧,把煤变成电,价值提升1.7倍;煤从燃料变成化工原料,价值更是提升了12倍。”在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工人祁峰、李渊明告诉记者,虽然他们不清楚“延伸煤炭产业链”到底是什么概念,但他们心里明白,卖煤一定没有卖化工原料挣钱,企业有更多的利润,职工的待遇才会更好。

据介绍,这个安徽省最大的煤化工及化工新材料基地,总投资规模2500亿元,包括66个重点产业投资项目。目前,淮南市与中石化合作的两个百万吨项目进展顺利,一期工程去年投入40亿元,今年将达到100亿元,明年底能够生产出第一批产品烯烃。

分享到:

关键字:80亿 聚光光伏 淮南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