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甘肃电力加快无电区电力建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 发布时间:2013-11-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截止到今年10月底,甘肃全社会用电量877亿千瓦时,是2005年同期的2.2倍,与之对应的是,甘肃电网变电容量相比2005年增长 2.63倍。

用电量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被纳入克强指数,真实地反映了近年来甘肃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成就。在陇原城乡,处处都有电力服务经济发展的动人故事。

有电的地方就有动力

11月13日,记者站在兰州新区街头环顾,四周塔吊林立,各个建设工地正在加紧施工,这里并没有冬天的萧杀。

新区的用电负荷也是一路攀升,10月份用电量达到1500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0%。为了满足新区建设用电需求,2013年甘肃省电力公司投资1.42亿元建设两条110千伏线路。

兰州新区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不断有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3341”项目工程在此落户开工。

甘肃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王赟中说:“我们计划在2015年前投资21亿元建设兰州新区电网,届时,兰州新区电网可满足26万千瓦的用电负荷,相当于目前兰州主城区负荷的三分之一”。

当前,兰州新区已经入驻企业144家,累计报装容量43.56万千伏安,有多条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向新区供电,能够满足新区的建设与生产用电。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部主任路民辉说:“我们为新区企业报装开辟绿色通道,成立了为新区供电服务的机构,以新区服务创造新区速度。”

兰石集团是兰州市确定的出城入园重点项目,卢东生负责与供电公司联系用电报装业务,新区电力服务效率确实让他感受到了新区速度。卢东生说,我们5月份提出用电申请,供电人员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在现场指定报装接电施工方案,边施工、边验收、边供电,40天才能完成的报装接电工程22天全部供电。

兰州新区将成为甘肃经济重要引擎,甘肃各地市也围绕3341项目工程各自谋划,一批项目落地实施。甘肃省电力公司通过科学电网规划及更大力度电网建设,全力支持包括兰州新区在内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河西新能源及陇东煤电基地等经济战略平台建设,加强农配电网基础建设,保障四大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用电,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

电网规划对接政府发展蓝图,电网建设更是让相关企业直接受益。2013年,甘肃省内750千伏新疆西北联网第二通道、±800千伏哈郑直流工程相继投运,酒泉风电送出能力提高到700万千瓦,11月10日,甘肃风电上网突破1亿千瓦时。

2013年的甘肃省电力公司围绕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从电网规划的源头做起,加快电网建设,服务厂矿企业,为驱动甘肃经济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有电的地方就有责任

11月10日,初冬的阳光照在岷县梅川镇马家沟帐篷小学,朗朗的读书声从帐篷教室里传出来。校长李响林说:“社会各界关怀灾区的教育,不仅让学校温暖过冬,而且让学生安全过冬。你看,帐篷外的绝缘线路都套了塑料软管,防止学生娃娃触电,供电公司还专门派人给学生开展安全用电讲座”。

梅川供电所员工车龙生说,为确保帐篷小学用电,专门架设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虽然是临时低压线路,为了防止天性好动的小学生安全,将接头用防水绝缘胶布包裹,对架设在帐篷外的绝缘导线加装了塑料软管。

这些年来甘肃灾难频发,在各个行业的抢险救灾队伍中,像电力员工车龙生这样的电力铁军一马当先,雷霆出击,迅速恢复供电,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称赞。甘肃电力铁军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坚强执行力是在千万个平常的日子里磨练出来的,守护万家灯火,为陇原城乡提供安全稳定电力保障是他们的职责。

家住在闵家桥的刘志刚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家里的用电情况,在他看来,进门开灯,点火做饭,家里用电就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在一次走进电力的活动之后,他对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电力员工有了深深地敬意。刘志刚说:“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神州飞船发射升空激动万分,却不知道电力员工在戈壁滩为发射成功24小时守护线路”。

如今的电力服务越来越让居民客户感受到方便快捷,包括电话缴费、网络缴费、邮政代收等多种方式,省去了客户排队等候的时间。旨在建设智能电网的甘肃省电力公司,在服务上越来越人性,越来越快捷。

有电的地方就有温暖

初冬的早晨,永靖县王台镇塔坪村的郭延红站在自家新落成的大瓦房前满脸堆笑,迎接前来走访的支教老师牟中华。

一年前还是村里困难户的郭延红,受惠于甘肃省“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行动,他的对口联系单位是甘肃省电力公司,牟中华等三人就是由该公司派到双联村的一支党员服务队,一方面助学支教,一方面开展双联工作。

2012年,国网甘肃电力经过对4个贫困村249户贫困户的调查摸底,开展乡村道路硬化、青年志愿者支教、农网改造、捐赠计算机、为0-3岁儿童捐赠营养包、养殖种植帮扶等项目。包括牟中华在内的三名志愿者既承担着支教的工作,又兼顾着村里的双联事项。

在国网甘肃电力,像牟中华他们这样的党员服务队遍布全省各地。这些服务队常年活跃在陇原大地,已成为党组织创先争优的一个著名“品牌”。目前拥有队员1926名,遍及全省14个(地)市的87个县。

记者从甘肃省双联办公室了解到,2012年,国网甘肃电力在全省范围内入村开展工作897次,走访贫困户2833次,联系劳务输出1301人,资助贫困学生234人,项目投资351.83万元。

加快、加强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是甘肃省电力公司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236扶贫攻坚行动”精神的具体措施。2013年,甘肃电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施,第一批大电网延伸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全面启动,预计“十二五”期间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将达到80亿元,坚强稳定的电力供应为农村发展提供足够动力。

从陇东山区的农家灶台,到敦煌戈壁的蔬菜大棚,从兰州新区的建设工地,到甘南藏区的每个寺院,每天都有关于电力的故事发生。电力以最贴心的温暖照亮陇原山城乡的角角落落,带动着甘肃经济在2013年里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分享到:

关键字:甘肃 无电人口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