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跨国车企相互“押宝”混合动力技术路线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1-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宝马在技术联盟的问题上以往一直比较保守,曾耗费巨资独自开发多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终因成本过高而将项目搁置,采用更为开放的态度在锂电池等方面寻求各种供应商进行深入合作,而在今年宝马在迈出了更大的一步。在12月东京车展上宝马与丰田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公布了一份合作计划,其中包括宝马将于2014年开始向丰田欧洲上市车型提供1.6升与2.0升的柴油发动机。在尾气排放控制日益严格的欧洲市场,丰田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发展缓慢,导致销量堪忧,如今依托宝马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则有望促进欧洲市场销量。而宝马则寄希望于丰田能够在锂离子电池等和混合动力技方面进行合作术以降低生产研发成本。
 
    之所以说这种合作是多条腿走路就在于这个合作消息公布后不久,就传出通用汽车与宝马关于合作的谈判已经基本上达到了最后阶段,合作协议包括宝马汽车公司将有机会接触到通用汽车公司在燃料电池方面的技术,而宝马则为通用燃料电池研发分摊成本提供资金,通过合作宝马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两个方面进行了储备,加上自己目前进行的纯电动汽车项目,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朝哪个方向发展宝马都有机会壮大。
 
    而与宝马合作的丰田实际上也走了类似的道路,除与福特进行混合动力共同研发外,丰田在通用、阿斯顿马丁及斯巴鲁、大发几乎所有合作的项目中,都以提供技术的身份出现。但在纯电动汽车上,掌握混合动力技术的丰田一直进度缓慢,直到开始与泰斯拉进行合作。目前泰斯拉已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开始向丰田电动RAV4提供零部件,丰田则向泰斯拉支付1亿美元,远高于之前协定的6000万美元。泰斯拉电动车业务部门主要为丰田RAV4提供电动动力系统,包括电池、充电系统、逆变器、电机、齿轮箱以及相关软件。有了泰斯拉的丰田,在新能源汽车上又多上了一个保险。这种合作形式的好处在于相比于自己巨额的研发成本而言,投入的资金不多,但是却能够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储备,问题在于对企业自身技术方面提升助益不大。
 
分享到:

关键字:混合动力 燃料电池 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