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产业,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阳光发展的市场洗礼,产业智慧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也愈发凸显。比德文,这个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之一,在做大、做强两轮、三轮电动车的同时,用超前的眼光和产业智慧布局电动汽车,实现电动出行全产业链的覆盖,瞄准另一片蓝海,正逐步实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比德文的创新产业智慧和探索路径,对整个行业发展有着启迪和借鉴作用。
“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交通工具生产企业,实现社会、员工和企业的共赢”,走进比德文产业园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几个大字,这是比德文的企业愿景,更是每个比德文人的梦想。
从2001年李国欣董事长创立山东比德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经过10余年的强劲发展,目前已成为规模庞大、管理科学、布局全面的集团公司,并具备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如今,比德文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车产业园,并建设了天津、潍坊、无锡、台州四大生产基地。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比德文更加重视内部管理能力的建设,并根据自身发展规划,结合科学管理、规范化管理、创新化管理理念,采取了适合企业发展的“集团+SB U”管理模式,对各业务模块进行科学有效的管控,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不断积蓄着前行的力量。
“我们的产品研发一定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来开展,除了保证优良的产品品质,我们还从国外高薪聘请顶级设计师,在产品工业设计的人性化和时尚化方面也进行精细化设计,用原创设计打破电动车行业原有的产品结构,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产品体验。”比德文总裁张博友介绍道。比德文对产品的研发尤为重视,不但注重产品的品质和骑行体验,更注重技术创新,让创新成为产品的灵魂。产品的创新也给比德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2013年6月末,在华西村举办的2013年新品发布会上,比德文电动车强势推出3款明星产品、6大产品系列,共计35款新车的超豪华阵容,现场总订单量就超过了100万辆。发布会的成功,不仅预示着比德文电动车2013年的销售额再次在行业内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比德文凭借自主研发成功开辟了蓝海战略,进一步加强了其在电动自行车领域的优势。
在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稳步发展的同时,张博友紧盯未来发展趋势,带领比德文人果断进入电动汽车领域。“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是我们未来着力发展的方向。”
“虽然我们进入电动汽车不是最早的,但起点却很高”,张博友介绍道。2012年12月方才上市的比德文电动汽车虽然不是市场上的第一辆电动汽车,却是在行业标准不健全的体制下,第一个以高标准打造的电动汽车,从技术到产品一致性等诸多亮点为行业带来了巨大进步。在生产制造方面,比德文集团斥巨资按照乘用车标准打造了四大工艺生产车间,产品由行业内最领先的D X数字化平台生产,可以满足欧盟E E C标准。下线的车辆进行100%质量检测、跑道路试……在张博友的眼里,只有把高品质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长期认可。
目前,比德文打造的首款电动汽车产品雷丁D 50首战告捷,该产品以时尚的外观,优良的品质和出色的性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首批产品刚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目前我们的产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张博友说。
据了解,比德文未来还将推出基于D X的平台的三厢车和SU V。在未来还将推出全新的D S平台,以及在该平台衍生的两厢、三厢和SU V等车型,并形成“两横三纵”的产品格局。
从两轮到三轮,再到四轮,比德文的三大产品体系在独立发展的同时互为补充,对新领域的拓展在增加企业利润率增长点的同时,也为企业未来探寻出另一条发展出路。
在企业未来馆,比德文规划的未来发展道路— 一个涵盖绿色动力交通工具全系列产品的生态体系清晰可见,这是比德文的布局绿色交通的产业智慧,更是在为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探寻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