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新年伊始,中电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国能建2013年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面保增长中心任务,今年将紧紧围绕“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着力“抓市场、调结构、促转型、强管理、提效益”,努力在“增量发展”上下功夫,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营指标全面增长。
创新驱动快发展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快发展”作为中电工程今年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此进一步提高中电工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科技创新方面,积极推进科技管理模式创新。按照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需要,认真研究提出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运行管理模式方案,整合技术资源,加强科技管理,持续提升企业整体科技水平和工程应用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引领,瞄准前沿技术有效推进技术创新研究,组织做好“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示范”、“面向中美合作的清洁煤发电及脱碳设计与模拟研究”、“风力发电和海水淡化联合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等重点科技项目。积极推进技术成果转化,深入开展技术成果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内部技术市场评价体系。
在组织、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重点开展集团化运作投资项目的商业运营模式的探索。强化资源综合利用,着重加强对大型工程总承包、国际重点项目、新能源项目、投资项目的商业运营模式的探索。适时筹备组建专业化公司,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建立快捷高效的生产经营运行管理体系。
四大领域拓市场
“抓市场”就是要在巩固传统业务市场的同时,加大国际业务和总承包业务比重,大力开拓新能源市场,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在非电业务方面开展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由此实现“调结构”要求的“业务发展模式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努力调整资产结构,稳妥有序推进投资兴业”。
奋力开拓总承包市场。作为国内电力建设工程总承包市场的领跑者,中电工程将主动对标国际,提升经营层次;充分挖掘国际国内、行内行外两个市场的潜力;增强大局意识,遵循市场规则,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进一步强化做精做强正在执行的项目,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优先发展国际业务。中电工程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前期开发投入力度,尝试开展国际投融资等业务,努力成为中国能建国际业务龙头企业和国际业务骨干企业。通过加强与商务部、中国对外承包商会等政府部门和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努力跻身国家对外援助骨干企业短名单。
积极开展资本运作。盘活存量资产,扩大规模。通过投资拉动业务发展,拓展业务领域,延伸产业链。选择指标优、效益好的项目进行控股投资的尝试,并以此带动总承包业务的市场开发。
加快非电业务发展。在拓宽并延伸产业链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充分发挥资金、综合资质的优势,在水电业务、市政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提升能力促转型
“促转型”就是要加快推进向工程公司转型,努力实现由国内行业龙头向国际知名企业的转变。中电工程旗下的咨询公司和六大设计院都面临向工程公司转型的挑战。
为实现这一转变,中电工程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抓住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方面和重要环节,认真研究、提出促进能力提升的主要举措。一方面将继续推进设计运行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公司体系建设,以适应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实现流程再造、管理再造、企业转型升级再造。
另一方面,将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按照工程公司建设要求,不断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尤其是重点加强工程采购、分包、调试、运行、成本预算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加强在建项目的过程管理,确保项目达标投产。扎实开展在建项目的安全、质量、环保与节能减排工作,提高项目执行能力和履约水平,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进一步加强项目信息化建设工作,努力建设好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能。
此外,将进一步夯实基础,强化企业管理体系建设。以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依法、从严、精细”的六字治企方针,抓好制度管理、基础管理、风险防范管理,提升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力度培养复合型项目管理人员,培养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院士、大师、专家和技术骨干,逐步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体系。
谋定而后动。中电工程将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增长再创辉煌,在全面建设两型两化大强富集团中争当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