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局良好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3-09-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有关部门对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2012年度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均超额完成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任务,共节约电力302万千瓦,节约电量117亿千瓦时。
 
  从考核组织工作看,北京、山西、山东、辽宁、江苏、湖南、江西、宁夏等地经济运行主管部门综合表现较好,个别地区需加大考核工作组织力度。
 
  2010年1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国资委、原电监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指出电网企业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实施主体,应自行开展并引导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电网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考核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与此同时,各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各自的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潜力调查、市场分析等。
 
  各地区均完成节电量目标
 
  据了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网企业的年度电力电量节约指标原则上不低于有关电网企业售电营业区内上年售电量的0.3%、最大用电负荷的0.3%。电网企业可通过自行组织实施或购买服务实现,通过实施有序用电减少的电力电量不予计入。
 
  对此,江苏、广东都定出了较高的节电量,江苏的节电量目标为10.49亿千瓦时,实际完成10.55亿千瓦时;广东的节电量目标为11.90亿千瓦时,实际完成14.05亿千瓦时。
 
  根据考核结果,各省基本都超额完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所规定的节电量。河北、山东、四川、广西等地区节电量超过目标较多。
 
  根据《方案》,电网企业电力电量节约量包括电网企业自身、所属节能服务公司实施社会项目、购买社会服务和推动社会节电所节约的电力电量四部分。
 
  其中,通过输配电系统节电、电机系统节电、锅炉(窑炉)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热泵、电蓄冷(热)、管理节能项目等实现的电力电量节约量可计入统计。
 
  而以商业运营为主要目的的新能源发电项目、电力电量节约量难以合理认定和审核的项目、通过实施有序用电减少的电力电量不予计入。
 
  “我国东部、南部地区节能服务产业相对发达,因此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推广效果不错。”相关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而实施有序用电减少的电力电量不予计入考核,这意味着实施节能发电调度所节约的电量不列入考核范围。”
 
  根据《办法》,电价是支持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推动并完善峰谷电价制度,鼓励低谷蓄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季节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电价制度,支持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
  
    继续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资金
 
  国家发改委指出,电网企业应继续加大投入,在做好电网企业自身节电工作的同时,积极带动社会节电;经济运行主管部门应加强过程监督和有关服务,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广泛深入开展。
 
  根据《方案》,电力需求侧管理所需资金来源于电价外附加征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差别电价收入、其他财政预算安排等。而电网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合理的支出,可计入供电成本。
 
  对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从销售电价代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中提取,实行集中使用,专款专用。
 
  2011年1月,工信部《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生效,并确定在北京、宁夏、广西、广东四个省区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工作。
 
  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选择部分符合一定条件的城市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试点工作,并设立奖励资金用于支持建设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实施能效电厂、推广移峰填谷技术等。如果试点城市实际完成的节约、转移和减少电力负荷量低于试点方案任务值的 80%,中央财政将全额扣回已预拨的奖励资金。
 
  国网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心主任陈江华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处于技术应用和推广过程,而现有的节能推动模式又以政府补贴为主,因受制于电价的形成和调整机制,电价结构、需求响应等技术的运用还有很多问题。
 
  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员吴鹏表示,由于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我国尚属于起步实施阶段,短期内可以参考美国政策,从电价中提取一定的资金用作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落实,并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以此资金激励电网企业开展高能效项目的研究和实施。
 
  据了解,美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基本构架包括:节约能源、提高能效、负荷管理,采用电力公司、政府和第三方的实施模式。其中以招标采购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以用户电费账单进行融资等举措,将为国内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借鉴。
  “也可允许电网企业将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相关费用计入成本,或将开展节能、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能效电厂作为电网企业的一项业务。”吴鹏表示。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 需求 管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