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海宁市新增4个光伏发电项目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海宁日报 发布时间:2013-04-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目前,海宁市一些企业、商场的屋顶正在悄然被一道蓝色的“风景线”所覆盖,这道“风景”不仅能发电,更能节约燃煤、用电,减少污染物排放,这就是建在屋顶上的光伏电站。这也意味着我市的光伏企业正逐渐从生产端向应用端转型提升。
 
  截至4月6日,全国首个依照国家电网公司新政并网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海宁皮革城3.6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总发电量突破100万千瓦时,达到114.624万千瓦时。该项目由天通控股与皮革城合作建设,这是我市光伏产业从生产端向应用端迈出的坚实一步。
 
  日前,浙江旭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科诺伟业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金太阳”示范项目在富邦集团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达1.8亿元,装机容量20兆瓦。投产后,每年可发电2000万千瓦时,为我市目前规模最大的屋顶太阳能项目。
 
  旭辉光电去年产能达200兆瓦,是我市一家规模较大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公司项目总监孙卓良说,以前公司90%的产能为出口,但今年以来形势完全调转过来了:“这样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企业走上了终端应用的路子。”
 
  光伏产业是我市的战略新兴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从光伏产品生产制造到终端应用的完整光伏产业链,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光伏产业集聚区之一。随着欧美双反的冲击及国内利好政策的引导,我市的光伏企业纷纷转向国内市场,并从生产端转向市场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寻找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市光伏协会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全市23家光伏企业产能达2000兆瓦左右,基本与去年持平,但出口的比重已明显回落。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企业在国内投建光伏电站,主要是通过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申报相关项目来获得补贴、奖励和政策支持。”
 
  投建光伏电站即步入了光伏产业的终端应用领域。“进入应用领域能大量消化企业的产能,对于规模较大的光伏企业来说这样转型升级的意愿尤为强烈。”该负责人介绍,像晶科、天通、芯能等龙头企业早在去年就已经进入终端应用这一领域,这些企业成立了自己独立的公司,专门来负责光伏项目的竞标与实施。
 
  据了解,除了已并网的皮革城3.6兆瓦项目外,旭辉光电和科诺伟业共同投建的20兆瓦金太阳发电应用示范项目、晶科屋顶光伏并网电站12兆瓦项目、经济开发区用户侧光伏发电10兆瓦示范项目、旭辉光电投建的2兆瓦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等4个共计44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抓紧推进中,我市光伏发电项目已初具规模。
分享到:

关键字:海宁市 新增 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