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三峡电站上半年7次非计划停机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09-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3年上半年三峡电站共出现7次非计划停机,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对此机电专家解释,电厂出现“非停”属正常现象,尤其是拥有较多“婴儿调整期”发电机组的三峡电厂,随着今后这些机组逐步磨合成熟,三峡电厂“非停”也会减少。
 
    发电机组非计划停机也称“非停”,是指发电系统处于不可用而又不是计划停运的状态,是对每一个发电厂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考验。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三峡电厂非停7次,与2012年全年“非停”9次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三峡新机组今年发生的7次“非停”,主要集中在近两年投产的“婴儿”机组,并且不属于事故范围。三峡电厂厂长李平诗说,“今年三峡电站出现的‘非停’事件并没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更没有引发大面积停电,设备本身的损失也相当小。”
 
    中国三峡集团机电专业总工程师程永权说,按照水电机组的设计寿命,40年为水电机组的健康生命周期。开头的两到三年为“婴儿期”,处于机组的磨合阶段,各种问题会在这个阶段暴露,“非停”的几率很大。随后进入稳定出力的“壮年期”。运行40年以后开始进入老年期,再次进入问题多发阶段,“非停”几率将再次增加。三峡机组十年陆续投产机组情况也与这个规律相符。
 
    据了解,国内水电行业对一流电厂的“非停”要求是“每年每台不超过0.3次”。2012年是三峡电厂34台机组全部投产的第一年,全年“非停”9次,为每年每台0.26次,已经达到国内一流电厂的标准。
 
    “到今年,所有机组已经经历了第二个年头的大流量、高水头、长周期、大负荷运行的考验,该暴露的问题基本都暴露出来了。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新机组将逐渐过渡到成熟稳定期,机组的运行情况将越来越好。” 作为三峡电站34台机组的“助产士”,程永权很自信地看待这个问题。
 
    引进、消化、吸收,三峡机组国产化比例越来越高。2012年7月,三峡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发电。在10年内陆续投产的总计32台巨型机组中,有多台机组单机实现了“零非停”。“从新机组‘婴儿期’发生的非停次数和原因来看,与国产化没有明显关系,反而比预期的要好。”程永权说。(原标题:三峡电站上半年7次"非停" 专家回应机组处于"婴儿调整期"属正常)
分享到:

关键字:三峡 电站 上半年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