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专家称日本未来稀土无法取代中国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3-04-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日媒报道,日本近期在本土发现巨大稀土矿床,并开发出稀土循环利用体系,同时还拥有明确的稀土储备战略。有分析认为,日本可能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甚至撼动中国在稀土市场的地位。但专家对此予以否认。
 
  日本《产经新闻》21日透露,日本在其最东端的南鸟岛专属经济区发现了含有稀土的海泥。检测后称,此矿床的稀土储藏量是中国陆上矿床的10倍以上,能让日本消费数百年。有人认为,这可能威胁中国在稀土市场的份额。
 
  该报26日又报道称,日本本田公司成功从混合动力汽车的镍金属氢化物电池中抽取出稀土,并用其重新制造镍金属氢化物电池。报道认为这一技术举足轻重。因为目前稀土产量的大约九成为中国拥有,日本几乎完全依靠进口维持供给。而随着中日两国的关系恶化,稀土的稳定供给受到影响,日本曾担忧这种现状将会对本国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新技术的开发被日本认为是摆脱中国稀土依赖的有力支持。
 
  事实上,日本政府的确很早便将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提上日程。
 
  早在1983年,日本政府就提出了“稀有矿产战略储备制度”,并执行至今;2005年12月,日本经济产业省能源厅又成立了资源战略委员会,规划稀有金属实施行动的中期措施;2009年7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确保稀有金属稳定供应战略”,确定由日本JOGMEC石油公司和“特殊金属储备协会”在官民两界实施稀土储备相关战略。
 
  同时,日本多家企业也早已开始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投资稀土资源。越南、哈萨克斯坦、印度和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均让企业趋之若鹜。
 
  此外,海洋矿床勘探计划还在持续进行。2012年底,当时的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自信地称,“至2013年下半年,日本对于中国稀土的进口依赖程度将降至五成以下。”
 
  对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专家陈家作表示质疑。他表示,海上开采成本非常高,日本发现稀土资源的消息对中国稀土市场基本没有影响。他称:“目前陆地上的稀土都开采不完,还没有必要去海下开挖。”
 
  而声称摆脱中国稀土依赖似乎也有另外一番解释。三井物产(三井财团)在2010年12月被爆出利用从中国进口碎玻璃等“废弃物品”,从中提取获得镧、铈等稀土元素。“这可以避开中国稀土出口配额的限制,但实际上是一种从中国变相进口稀土的行为。”中国稀土学会的一位专家这样表示。
分享到:

关键字:专家称 日本 未来 稀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