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国内主要乘用车企业共销售新能源汽车7713辆,其中纯电动车3517辆,混合动力车4196辆。随着“钓鱼岛事件”的发酵,“抵制日系车”对新能源车型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10月份,国内主要新能源乘用车仅售出698辆(较9月份的963辆减少了265辆),其中纯电动车475辆、混合动力车223辆,这也创下了自2012年1月份以来混合动力车型销售的“新低”。

在政策方面:
9月20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化进程,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将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为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并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重大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
10月16日,财政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的通知》,以指导和规范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申报。因此,申报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的整车企业应关注有关申报企业条件、申报项目要求和有关程序及要求。
根据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10月19日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将《2013年度符合申领汽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2013年度符合申领摩托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和《2013年度符合申领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和全地形车企业名单》予以公示。汽车生产企业应重点关注《2013年度符合申领汽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中与本企业有关的名单。
10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印发《关于申报第三批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辆减免车船税车型目录的通知》,拟启动第三批减免车船税车型集中申报、审查工作,申报时间为2012年10月25日——2012年11月15日。有拟申报车型的汽车生产企业应予关注。
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白皮书称,维护能源资源长期稳定可持续利用,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中国能源必须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安全有保障的发展道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中国将通过坚持“节约优先”等八项能源发展方针,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努力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汽车产业发展与能源发展息息相关。《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七项重点任务中提出的“集约化发展炼油加工产业”、“ 加强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节能提效”等具体任务,都与汽车节能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关。因此,围绕汽车节能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将进一步完善。

而在地方政策方面,北京市期待电动汽车开售的消费者等来了一个不利的消息——有消息称,北京购买电动车政策目前正在征集车企意见,新的北京购买电动车政策征求意见稿对电动小客车的购买人群进行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具体为名下已有小客车的车主不能再申请纯电动小客车,申请电动小客车的消费者将不准参与汽油小客车摇号。
据介绍,北京购买电动车政策是针对北京市当地私人购买纯电动轿车的一项管理政策,因为涉及多个部委的职责范畴,使得这一管理政策酝酿达两年之久。据了解,此管理政策已经历多达十余次的征求意见,最新的征求意见稿正在北京新能源生产企业中征求意见。最终的管理政策将在北京市委审批通过后出台实施,“今年年底前肯定出台”。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北京购买电动车政策针对购买纯电动小客车的个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若最终管理政策采纳了此条款,北京市纯电动小客车市场将失去90%的潜在用户”,这对北京的新能源车生产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这条消息传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家厂商和业界专家都对此进行了激烈的反对,因此至今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一家参加了最新版意见稿的起草讨论和意见征集的车企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都对电动车购买人群的限制心存畏惧和担忧,“希望相关部委能采纳车企意见,对电动车私人购买条件有所放松。”
二、新能源汽车路线分析

10月份,国内主要新能源乘用车仅售出698辆(较9月份的963辆减少了265辆),其中纯电动车475辆、约占销售总数的68%,而混合动力车仅销售223辆、约占销售总数的32%,不但创下了自今年2月份以来混动车销售的新低,也是在售纯电动车型的销量首度超过了混动车型。
从下图中的曲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国内电动车已经逐渐走出了“5-26”事故带来的阴影,随着年底前各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冲量”,相信将会出现一个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投放的高潮,但由于国内能够获得采购机会的产品有限,预计主要收益的厂商会集中在上汽、比亚迪、江淮等少数几家企业中。
“钓鱼岛事件”的余波对日系混合动力车的影响终于浮现出来,10月份丰田系的两款热门车型——普锐斯、凯美瑞-尊瑞销量均未破百,结合广州10月份新能源车增量摇号的结果来看(144个新能源指标,其中个人107个、单位37个),实际上这一波熊市的影响不会持续太久,应该会在广州车展(微博)到来后、随着更多混合动力车型的陆续上市后得以改善。
三、新能源汽车厂商分析


比亚迪:1-10月2063辆
因铁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产能不足所限,再加上还必须优先供应K9纯电动公交车和e6电动出租车,因此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每月的交车数量都保持在180台到200台之间,而10月份的262台已经创下了2012年单月交车数量的最高纪录。10月25日,比亚迪高调宣布已与与英国第二大出租车公司Green Tomato Cars在伦敦签约,伦敦将引进50台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组建伦敦第一个纯电动出租车队,这批50辆比亚迪e6纯电动车将于2013年初正式交付运营。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日前(10月30日)发布了《2012年第三季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太阳能电池行业持续低迷、手机部件业务疲软、车市增速放缓等多重影响下,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约94.04%;而1-9月比亚迪共销售汽车77,004辆,同比下降约18.09%。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亚迪汽车(微博)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云飞向记者证实:“1-9月份已售出新能源乘用车1801辆,今年预计共交付4000辆。”
奇瑞:1-10月2462辆

10月间,奇瑞共销售电动汽车315辆,从走势上看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由于今年不少二、三线城市开展了“严打”低速电动车的行动,从一个侧面也推动了消费者选择有资格上路、上牌、买保险的奇瑞QQ3EV,但在山东等更广泛的乡镇地区,奇瑞的销售情况似乎仍不理想。奇瑞目前面临这双重威胁:一方面来自上汽荣威(微博)等大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打压,另一方面又持续遭到更低端的杂牌低速电动车的冲击,这使其销量至今未能得到明显的突破。如按照5万元的均价计算,前10月QQ3EV仅为奇瑞获得了1.23亿元的销售额,虽然该车的利润较普通低速电动车更大(而且有后期电池的维护收益),但这么小的收益能够维持奇瑞在电动汽车上的信心呢?
四、新能源车型产销数据及分析

比亚迪e6电动汽车:1-10月1055辆

10月份e6纯电动车共交付160辆,这一数字是自深圳“大运会”之后比亚迪的最大单月投放量,按计划比亚迪还将向香港交付45台右舵版e6,而李云飞透露,比亚迪还将向深圳鹏程出租车公司交付500台e6、向深圳市交付500台e6电动警车,这些稳定的订单将使得比亚迪新能源车型能够从11月开始保持稳定的销售势头。
比亚迪F3DM:1-10月1008辆

自2008年上市至今,比亚迪双模电动车共销售了2000多台,而今年前10月就销售了1008台,几乎超过了前3年的总和,这首先得益于深圳当地的新能源补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厂商对该车型进行的不断升级换代和广泛宣传。而广州市开始对新能源汽车采取“百分之一百中签”+1万元补贴的优惠后,F3DM双模电动车在当地的销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一汽丰田新普锐斯:1-10月2372辆

“2012年,一汽丰田计划在中国销售3000辆第三代普锐斯”今年年初,一汽丰田常务副总经理田聪明曾表示:“很可能被一抢而空。”不过令始料不及的是,久拖不决的中日关系紧张使得这个目标突然变成得难以实现。目前各地经销商都给予普锐斯1-3万元的现金优惠,但偏低的零部件国产化率使得该车型难有较大的降价空间。
广汽丰田(微博)凯美瑞-尊瑞:8-10月816辆

48辆,这个数字与尊瑞8月438辆的上市首月销量相比,简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相较于普锐斯,广汽丰田的经销商为尊瑞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优惠,除了直降1-2万元甚至更高的现金外,部分地区4S店还推出了赠送万元礼包、万元装潢等,这就弥补了混动版与普通汽油版大约3.5万元的差价(起步价25.98万元),直接拉动了该车的销售。在9、10月间,第七代凯美瑞全系车型的成绩均有大幅度的下滑,尊瑞自燃也无法幸免。不过,从10月底、11月初的趋势来看,包括丰田在内的日系车都出现了回暖现象,“48辆”如此低的底部应该无法“击穿”,相信即将公布的11月销量数字会要好看一些。
五、每月一车:“铁电池”电动叉车

在2012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上,比亚迪推出了一款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动叉车,引起了媒体及业内人士的好奇。据悉,比亚迪早在2010年就开始研发搭载“铁电池“的电动叉车,经过三年的技术储备和研发,目前已经成功推出平衡重式、托盘式、前移式、堆垛式四大系列的纯电动叉车。
以叉车为代表的工业车辆领域对节能环保的要求十分迫切。工业车辆主要在生产和仓储过程中使用,而且大部分时间在室内封闭环境中,任何排放和污染都将严重影响车间和仓库环境,食品、制药、超市等环境要求高的行业对叉车造成的污染更是苦不堪言。目前市场上的叉车主要是燃油车和铅酸电动叉车,二者都无法做到真正的环保无污染。燃油叉车采用内燃机动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排放和污染问题。传统电动叉车采用的是铅酸电池,铅酸电池在生产和回收环节的环保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铅污染导致的“血铅”等问题一直为人诟病。而且,铅酸电池在充放电工过程中会产生酸雾和氢气,污染使用环境的同时,氢气在室内聚集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比亚迪电动叉车搭载的“铁电池”不但生产和使用环节均不会产生任何污染,而且可回收再利用,可以解决叉车污染的问题。
根据比亚迪介绍,比亚迪电动叉车搭载的“铁电池”可循环充放4000次,剩余容量可以达到75%以上,叉车每天充电1次,每年使用300天,电池寿命可使用10年以上。就是说比亚迪“铁电池”可使用10年以上不用更换电池,而国产铅酸电池每2年左右就需要更换一次电池,每次更换电池成本大约在2万左右,10年内需更换电池4次,成本为8万元。除了电池更换的8万元左右的差价,“铁电池”在使用中由于充放电效率高于铅酸电池,而节省大量的电费。“铁电池”充电效率高达98%,可100%放电,而国内铅酸电池充电效率大约在60—70%,放电深度约70%。在实际使用中,给叉车充满可持续使用8小时的电量,“铁电池”电动叉车需约16度电,铅酸电池电动叉车大约需28度电,按每天充电一次计算,使用“铁电池”电动叉车每天可节省12度电,按每年使用300天,每年节省约3600度电,折合约2500元(电价按工业用电全天峰谷平均价0.7元/度计算),10年节省约2.5万元。 比亚迪“铁电池”电动叉车采取全封闭、免维护设计,免去了维护成本。
结语:无论是对于日系车企还是自主品牌来说,传统的“金九银十”并没能给各家企业带来销量的大爆发,许多厂商甚至跌到了谷底。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本来也是国产品牌难得的追赶机会,但是由于国内本土车企可以进行市场化运营的新能源车型少之又少,难以抓住日系车陷入低谷期的时机,而一直专注新能源车研发与推广的比亚迪目前也仅是在公共交通领域,更多的品牌也是停留在大客户采购方面。面对外资纷纷开始加速向其在华合资企业导入新能源技术及车型、以“合资自主”的身份抢占市场份额,留给自主品牌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