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疫情大爆发 欧洲电动化踩刹车?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电动车 发布时间:2020-03-12 浏览:0次

与国内受春节及疫情叠加影响致使电动汽车销量暴跌不同,欧洲汽车电动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通关前进。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月,欧洲电动汽车登记量达到74663辆,不仅同比增幅达121%,更是实现了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三位数增长。

2月份这一数据持续走强。德国1.65万辆,同比增长141%,挪威7055辆,同比增长19%,英国4566辆,同比增长117%,法国1.33万辆,同比增长221%,荷兰7037辆,同比增长72%。

在这之前的2019年,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新注册的电动乘用车达到55.86万辆,同比增长45%,平均市场份额为3.53%。

欧洲电动化全面提速还体现在各个车企的表现上。以1月为例,该月电动汽车销量前十的车型有6款来自欧洲(下图)。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开年以来狂跌的情况,可谓形成鲜明对比。

分析欧洲电动化迅猛增长原因,高工电动车认为是“”政策推动 各方利诱”的结果。

首先,欧洲正在推行新的排放标准,欧盟排放新规要求,自2020年起,欧洲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新车中,95%的车辆必须达到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过95克;2021年,100%的新车必须满足上述标准。如果不达标,每辆车每克罚款95欧元。

基于这种严格的碳排放要求,以德国三巨头为代表的欧洲汽车制造商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大众到2025年将实现年产200~300万辆电动汽车销售目标;宝马目标是到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15~25%;奔驰则计划到2030年,将有一半以上为新能源汽车。

再加上具体到欧洲各国对汽车电动化均有一定扶持力度,如德国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其中售价不高于4万欧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提高50%,不高于6.5万欧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提高25%。等等。这都给欧洲车企加码追赶电动化“加足了油”!

相关机构甚至预测,到2030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将从2019年的近50万辆跃升至770万辆。

但是,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在肆意“祸害”国内汽车市场、基本得以控制住后,现已逐步蔓延至欧洲市场。欧洲接下来的电动化之路,是否会如今年开年的国内市场“暴跌”乃至“一度停摆”?现实面前,让人疑虑。以下是3月9日欧洲时报公布的欧洲诸国疫情实况:

从上表可见,意大利是欧洲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本周二(3月10日),确诊病例接近一万的意大利已经决定将全国封锁至下个月。要知道,全球一半的汽车制造商都在使用意大利北部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如果疫情继续蔓延,或有更多欧洲国家陆续封锁。

众所周知,2020年日内瓦车展受疫情影响已宣布取消。在车展取消的影响之下,丰田欧洲将一款跨界车在欧洲发布时间推迟数周或数月。该公司原计划在日内瓦车展上首发此车。也就是说,疫情已经开始使当地的汽车发布、上市乃至产品规划等受到影响。

此外,FCA决定近期暂停其位于塞拉维亚工厂的生产,这是继韩国现代、日本日产后,首个宣布因受疫情影响而停工的欧洲工厂。

更让人“惊恐”的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奔驰、大众和宝马三大汽车巨头的德国的情况。根据德国政府的数据,截至本周一(3月9日)该国已登记有1,139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两人死亡。

德国经济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就在3月10日表示,“我们预计供应链将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工业领域,而这种影响只有在未来几周才会完全显现出来。”

落到拉动汽车销量的终端市场看,如果欧洲疫情势头继续发展下去,消费者出于安全的考虑暂缓进店选购汽车,且和国内市场一样进而影响消费力和意愿,这种影响恐怕是不可估量的。

目前针对欧洲疫情的爆发,已有业内人士提出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部分零部件上,以国产代替进口。这倒还是后话。从整体看,虽说欧洲电动车在2020年放量起了一个好头,但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冲击下,接下来的走势将不容乐观。

再就是,近来原油价格暴跌,燃油车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这对各国大力推行的电动化算是一万点暴击了。汽车发展路径到底是向左还是向右?种种因素下,欧洲接下来的电动化可能会放慢脚步了。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