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本田牵手五十铃,燃料电池重卡CP来了!

作者:张冬梅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0-01-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月15日,本田旗下的本田技术研究所和五十铃汽车公司宣布,双方已缔结合约,未来两年内将共同开发燃料电池重卡,由本田提供燃料电池技术,而五十铃提供重卡技术。

从轿车转向卡车,合作专注于基础技术层面

本田clarity燃料电池车 来源:green car reports网站

本田与五十铃的合作集中在基础技术层面,涉及燃料电池动力总成、车辆控制等,意在为燃料电池重卡的开发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对于此次合作,本田解释道,考虑到燃料电池及氢能源的普及还存在成本、基础设施等种种问题,不应该只靠一家企业而是应该全行业广泛合作,因此本田考虑扩大自家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局限于乘用车;而五十铃也在考虑扩大重卡的下一代动力总成组合阵容。双方研究目标一致,一拍即合,决定在燃料电池重卡领域展开联合研发。

这将是本田第一次向其他公司提供燃料电池技术,或者说与其他公司联手开发燃料电池车。这也可能意味着本田第一次放弃先从燃料电池乘用车上获利,而是将目光转向燃料电池商用车。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本田就开始将燃料电池技术用在一系列乘用车上,迄今为止已有30多年。在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丰田于2014年底开始发售Mirai,本田也于2016年将Clarity投放市场,两者都是轿车类别,价格在7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4万元)左右。除了售价高之外,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也导致它们并没有像车企预想的那样在市场上顺利推广。本田在2018年只卖出654辆Clarity FCV,且仅在日本、美国等地通过租赁方式向消费者提供。

在这种情况下,本田开始探讨燃料电池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作为这个为期两年的合作项目的一部分,五十铃将在其商用卡车上对本田的氢燃料动力总成进行测试。目前双方尚未确定商业化的具体时间点。

柴油“忠粉”五十铃摸索转型

来源:autoindustriya网站

众所周知,五十铃以柴油发动机闻名天下,但在排放法规收紧以及全球车市电动化趋势下,五十铃也在摸索转型。五十铃希望通过与本田合作,开发出适合物流行业等领域的燃料电池重卡。

五十铃发言人表示:“我们认为燃料电池技术非常适合用在行驶距离更远的重型卡车上,这次合作将让我们进一步展开探索。”

上述发言人还表示,五十铃也在开发其他低碳动力总成,包括纯电动技术。多年来,五十铃一直专注于柴油发动机技术,尚未在市场上推出电动车型。不过,五十铃已经开始行动了。

就在2019年底,五十铃宣布以2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6亿元)的价格从沃尔沃集团手上收购其在日本的卡车业务UD Trucks,并与沃尔沃结盟以削减成本,开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预计此交易于2020年底前完成。鉴于沃尔沃集团已经开始制造纯电动卡车,此次交易有助于推进五十铃的电动化。

日韩车企以燃料电池重卡先行


现代燃料电池卡车 来源:hybridcars网站

说起这次本田与五十铃的合作,就不得不提另一家车企——通用,它与本田和五十铃都颇有渊源。通用与五十铃在皮卡领域的合作有十年之久,虽然双方于2016年宣布中断皮卡合作,但它们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合资公司DMAX依然在运营,源源不断地为通用卡车提供柴油发动机。

至于本田,曾于2013年与通用结盟,携手开发燃料电池及储氢系统,并于2017年成立了生产燃料电池系统的合资企业。双方原计划2020年将燃料电池系统投入量产,但之后本田发言人表示:“我们正在观望环境法规及市场动态,并寻找最合适的时间点。”

那么通用是否参与此次本田与五十铃的合作?对此,本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另外,在2018年雷诺-日产与戴姆勒、福特宣布冻结燃料电池车商用化计划后,还有两家大举投资燃料电池技术的汽车制造商,即丰田和现代。其中,丰田与日野正在开发燃料电池大巴,并准备用作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通勤车。丰田还和肯沃斯合作,联手开发燃料电池重卡。至于现代汽车集团,2019年开发了GV19和GC34燃料电池重卡,并将于2020年在瑞士投放50辆。现代还计划2020年面向中国市场开发燃料电池中型卡车。

本田和五十铃也在放眼未来。两家公司表示,通过联合研究,他们的目标是“打造客户所期待的清洁、低噪音、低振动的重型卡车”,并致力于早日实现氢能社会。

分享到:

关键字:燃料电池重卡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