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这份IRENA5月份刚刚发布的报告呢,吕某没有按照以往的写法分成“太长不读版”和“有兴趣再读版”两块了,只是摘录了一些比较关键的内容来跟大家快速过一遍。因为吕某觉着呢,有一些报告其实并没有非常新的概念或者观点,更多的是对一些业内讨论了很久的话题的跟进和信息更新,所以写长篇的分享,大家也容易疲劳。
比如这份《2018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对于2018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情况进行了整理归纳,并就每种类型的能源进行了具体详实的分析。虽说没有什么特别新颖的观点,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大家觉得这种更加精炼短小的报告分享方式也不赖,那老吕以后也可以对这类报告开辟一个“报告快读”的栏目。
可再生能源已经被视为满足新的发电需求的、具有竞争力的电源。IRENA这份报告完整地梳理了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最新趋势,列出了全球最新的成本价格。
总的来说,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成本都在下降。报告发现,在2018年,太阳能光热价格下降了26%,生物质能下降了14%,太阳能光伏和陆上风电均下降了13%,水力发电下降了12%,地热能和海上风电下降了1%。
下图把全球可再生能源2010年到2018年的平均平准化成本可视化了,粉色区域为低于最便宜的化石能源发电的成本区间。可以看到,经过八年的发展,除了太阳能光热略高于化石能源的最低成本外,其他类型的可再生能源的全球平均平准化成本已经比可再生能源低。
成本持续的降低使得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减少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优质解决方案。报告数据显示,从全球各国承诺的到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来看,超过77%的陆上风电项目和83%的大规模光伏项目的电价会低于最便宜的火力发电装机(包括煤电、油电和气电)。
目前,陆上风电和光伏的度电成本已经比所有没有财政补贴的化石燃料发电的成本低。
新的光伏和风电设备会继续比已有的燃煤发电的边际运行成本低。到 2020年,有虚拟购电协议或者是享受补贴价格的光伏发电度电成本预计为0.048美元/千瓦时,这预计会比运行中的大约700GW的燃煤发电的边际运行成本低。
已经很低、且还在不断降低的成本让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实现能源减碳这个重要的气候目标的重要方式。
关于未来光伏和陆上风电的成本预测必然会被最新的发展数据所改变。IRENA今年的报告中对于风电光伏在2020年成本的预测已经比2018年的预测数字分别下降了8%和13%。
除了成本发展趋势,这个报告还详细分析了成本构成因素,吕某选取了关于光伏的几个分析与大家分享。
上图的上半部分为2018年1月到7月的光伏制造业不同环节、不同生产地的成本。可以看到,光伏不同环节的成本在短短的半年中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下部分为2013到2018年全球主要发展光伏的国家光伏组件的成本下降程度。
上图为G20国家中各国发展集中式光伏的成本明细,中国的光伏成本为全球第三低,同印度、意大利相比,我国在系统设计、金融成本(比如融资成本)、并网等方面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