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丰田之困

作者:尹丽梅 童海华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19-06-03 浏览:

2018财年纯利润遭遇24.5%大跌的日本汽车巨头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又迎来一击。近期,《北京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今年3月底在中国上市的“丰田TNGA旗舰车型”亚洲龙,受产能掣肘,供应量不足,部分经销商存在加价销售的情况。

北京市多家一汽丰田4S店销售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其称:“厂家产能不够,现在没有现车,都需要等,有的车型要等到10月份左右。”对于这一现象,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田中国”)品牌部相关负责人回应本报记者称,“这一问题不方便回答。”而截至发稿日,未获一汽丰田方面相关回复。

与此同时,近日丰田拟向滴滴公司出资39亿元也引发市场诸多关注。据悉,双方还将组建汽车租赁公司。

5月30日,就双方合作及相关细节,《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进一步核实求证,其称“现在不方便,请与公关部联系”。随后,丰田中国品牌部相关负责人对这一消息向本报记者作出正面回应:“和滴滴的合作是2018年初就确定了,会在移动出行服务领域展开合作。”

对于丰田出资滴滴公司的这一动作,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李颜伟对本报记者分析称:“这是丰田在‘补功课’,是它跟上其他车企节奏的一种战略性投资行为。”

中国市场体量不足

截至2018财年,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仅为4.6%,对比其在北美地区13.4%的市占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日前,丰田披露财报数据显示,2018财年,丰田集团销售额为30.225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534万亿元),同比增加2.9%;营业利润为2.467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13亿元),同比增加2.8%;2018财年,丰田全球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至1060.3万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受公司所持股票价值下降等因素影响,2018财年丰田纯利润大跌24.5%至1.882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55亿元),利润缩水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注意到,丰田下调了2019财年公司销售额预期。丰田预测,2019财年,销售额将达到3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396万亿元)。

对此,上述丰田中国负责人对本报记者称,2019财年丰田销售额预期的下调幅度不足1%,因小部分产品阵容的组合调整产生(比如,2018财年,欧洲的HEV车型及日本的皇冠等相对高价车型的销量较多),属正常现象。

本报记者注意到,2019财年,丰田在营业利润与纯利润方面设定的目标均同比上调。丰田预测,2019财年其营业利润预计将达到2.5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64亿元),纯利润预计将达到2.2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80亿元),分别同比上调3.4%、19.5%。

上述丰田中国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2019财年丰田公司将在销售额持续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等方式实现更高利润。

丰田方面预计,其2019财年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市场。“从销量来说,2019年丰田全球市场的增长动力最主要来源为中国市场,2019年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目标是160万辆,相较2018年的148万辆,增长12万辆,对丰田全球的增长贡献率最大。”

对于丰田在中国市场能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上述丰田中国负责人称,丰田自2017年以新凯美瑞为开端,持续投入TNGA丰巢概念新车型。TNGA车型无论从外观还是性能,都得到消费者一致的好评。“2019年销量目标的确反映了我们对TNGA车型商品力的自信。2019年丰田陆续上新换代新雷凌、换代新卡罗拉、RAV4,MPV市场投入新埃尔法以及新追加的威尔法等,相信众多实力超群的新产品将助力实现销量目标。”

同时其认为,继国产混合动力车型的产品阵营不断丰富(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亚洲龙双擎、凯美瑞双擎、新RAV4双擎等)后,2019年3月丰田推出了卡罗拉和雷凌的PHEV车型,2019年4月上海车展全球首发丰田量产纯电EV车型-IZOA E擎和C-HRE擎,覆盖主要细分市场、拥有全方位的电动化技术的丰田电动化车型将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不过,本报记者注意到,截至2018财年,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仅为4.6%,对比其在北美地区13.4%的市占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丰田在中国市场与大众汽车、通用汽车等车企相较,在销量上有一定差距。根据公开资料,2018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及两家合资企业——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向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客户共交付汽车421万辆。2018年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为364万辆。而2018年,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为147万辆。

实际上,董长征也曾对记者坦言,中国是最具潜力的市场,而且在一些新的领域是领先全球市场的,从过去几年的规模上讲,丰田与友商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空间需要去改善。

产能受限

“厂家产能不够,现在一般需要等3~4个月,混动车型至少要等到10月份。”

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丰田当前面临扩张“烦忧”。近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今年3月底上市的丰田汽车旗下亚洲龙车型,受产能掣肘,供应量不足,部分经销商存在加价销售的情况。

北京多家一汽丰田4S店销售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其称:“卖得有点多,厂家产能不够,现在基本所有的4S店都没有现车,都需要等。一般需要等3~4个月,混动车型至少要等到10月份。”

对于这一现象,丰田中国方面回应本报记者称,“这一问题不方便回答。”5月30日,本报记者就此向一汽丰田致电核实,截至发稿日,未获回复。不过,据《北京商报》报道,有一汽丰田内部人士对记者坦承,上述现象是由产能不足、产品缺货所致。

今年4月底,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水谷雅史也曾对记者表示:“2019年,亚洲龙的销量目标是5万辆,不过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亚洲龙终端的订单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5万辆。这是我们没有预想到的,目前产能也有点跟不上。”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亚洲龙车型在天津TNGA工厂进行生产,与一汽丰田奕泽共享产能,目前规划年产能12.8万辆(一期年产能8.4万辆)。由于正处在产能爬坡期,公司出现供不应求情况。

“亚洲龙这款产品对一汽丰田来说是一个全新投入的产品,新车型的产能爬坡需要时间,因此供货有限。它供不应求的状态应该在今年一年都将持续。”李颜伟分析称。

本报记者获悉,一汽丰田将在四川工厂新增亚洲龙10万辆年产能,待四川工厂投产后,亚洲龙产能将升至22.8万辆,大幅增长78%。

加速转型

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一直以来都比较保守,与竞争对手相较,丰田在新业务上的投入等都非常少。

现阶段,丰田正在加速向移动出行服务供应商转型。5月29日,《日本经济新闻》等多家日媒报道称,丰田拟向滴滴出行出资约6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9亿元),同时双方还将组建汽车租赁公司,该公司将购买丰田汽车作为运营车辆,丰田经销商负责汽车维修。

对于上述消息,上述丰田中国负责人回应本报记者称,“丰田在和许多企业一起合作,为转型为移动出行服务供应商而努力。特别是目前正在全面加速中国事业,因此也与许多中国企业开展合作。和滴滴的合作是2018年初就确定了,会在移动出行服务领域展开合作。”

在李颜伟看来,丰田在中国市场此举是为“补功课”。据其分析,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一直以来都比较保守,在中国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与竞争对手大众、奔驰、宝马等相较,丰田在新业务上的投入等都非常少。此次它在中国市场与滴滴合作,是出于对布局与汽车相关的这种未来新出行方式的一种战略考虑,也是它意图跟上其他车企节奏的一种战略性投资行为。

本报记者了解到,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在2018年初就提出要向移动出行服务供应商转型的发展思路。

事实上,在向滴滴出行出手之前,丰田已经在移动出行领域动作频频。2018年1月,在2018年CES展上,丰田推出e-Palette多功能出行平台。2018年6月,丰田宣布计划对新加坡打车服务公司Grab注资10亿美元。2018年8月,丰田宣布将向Uber投资5亿美元,以加快在自动驾驶共享出行业务的发展步伐。同年10月,丰田与软银公司合资成立Monet移动出行公司。

业内分析认为,丰田这一系列举动背后,显示出传统汽企在增长乏力下的转型,其在寻找新的路径来扭转局面,与网约车企业合作或开启新的增长通道。

分享到:

关键字:丰田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