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丰田之忧

作者:郭少丹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19-04-14 浏览:

坚守22年,丰田决定开放混动技术专利使用权。4月3日,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宣布,无偿提供丰田持有的关于电机、电控(PCU)、系统控制等车辆电动化技术的专利使用权(包含申请中的项目)。并对使用丰田动力传动系统的企业进行有偿技术支持。

丰田称,希望以此次新举措为契机,促进全世界的电动车研发与市场投入,为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做出贡献。在开放专利使用权表述中,丰田反复强调积极“推动电动车普及”。

然而业内普遍认为,丰田的目的并非上述如此简单。有观点认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以纯电动车为主,丰田混动技术势单力薄,此次借着中国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窗口期,推动丰田混动技术在中国市场普及,扩大混动市场。也有观点认为,多技术路线将成为行业竞争常态,丰田混动技术的优势面临挑战。《中国经营报》记者就专利使用权开放一事联系丰田公司,对方表示以新闻通告为准。

“丰田开放混动技术专利使用权,市场技术路线多了一条选择方向,但预计影响有限。”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新能源汽车储能研究所所长肖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一定时间看明白技术内容较容易,但要转化成有力的产品,并非几年时间就能所为。

优势被吞噬之忧

业内流传着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混动,另一种是其他混动。丰田在混动技术方面长时间保持话语权。

丰田是最早研究混合动力技术的厂商。1997年在全球领先量产了第一代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目前丰田已经累计生产超过1300万台混合动力汽车,覆盖80%全球混动车市场,口碑在行业具有压倒性优势。

丰田的“傲娇”在于其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同时拥有“发动机”和“电动机”两个动力源,也因此丰田的混动系统被称为“双擎”,通过系统操控可智能分配“双擎”运作,达到节能减排。20多年来,丰田非常看重该项技术的专利保护。不可逾越的技术壁垒,让全球车企对混动望而止步。

4月3日,丰田突然宣布无偿提供专利使用权,内容涉及丰田经过20年以上研发HEV积累的电机、电控(PCU)、系统控制等约23740项电动化技术专利。坚守20余载且独享混动技术红利的丰田宣布开放专利使用权略显突兀,但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其背后确有其潜在的商业逻辑。

据日媒报道,丰田似乎有意促使至今没有开展混合动力车业务的企业进入,把混合动力车培育成电动车暂时的王牌,在纯电动汽车真正普及之前提高竞争力。

记者综述多位业内人士受访时的观点,丰田主动开放混动技术专利使用权源于多方因素。

其一,专利期限将至。据悉,早在2013年,丰田便已有控制系统和驱动方法等几项混合动力基础专利失效,丰田混动技术中最重要的行星齿轮机构核心专利,于2017年在美国和欧洲失效。丰田汽车在我国申请的多项与行星齿轮相关的专利,到2023年即满20年后到期。

其二,过度保护专利使用权使混动车的市场规模遭遇“短路”。资深汽车分析人士钟师表示,丰田愿意更多车企进入混动车制造中来,形成混动车门派,扩大行业力量,否则丰田在混动技术上孤掌难鸣,在少数国家享受不到相关政策支持。

据记者了解,在全球新能源车单一最大的市场——中国的补贴政策中,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氢燃料车等是主流受补对象,而混动车型一直徘徊在外。

其三,多元技术路线百家齐放,丰田混动技术优势有被吞噬之忧。据记者了解,受进入混动领域的技术专利壁垒之困,倒闭其他车企绕开丰田混动技术专利演变出了多种混合动力技术路线。比如本田的IMMD系统,通用、奔驰和宝马联合推出的双模混动系统,比亚迪、上汽等均开发了混合动力系统。丰田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的优势面临诸多挑战。

另有一位资深媒体人认为,丰田开放混动技术专利使用权,与今年初特斯拉宣布开放所有电动车专利,3月大众开放纯电动平台MEB有异曲同工之实,扩大市场,树立行业标准。丰田董事副社长寺师茂树表示:“我们认为现在是开展合作的最好时机。特别是今后10年,如果能够集中力量进行推广的话,电动车的普及将指日可待。”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丰田开放混合动力的专利是很好的事情,但太晚,中国的普通混合动力车型数量不多,部分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已经退出普通混合动力市场转而发展纯电动和插混等新能源线路。

开放设置“防火墙”

丰田一直认为,长远来看PHEV(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和HEV(油电混合双擎动力车)将会取代绝大部分的传统汽油车。HEV拥有产品线丰富、续航能力强以及和传统汽油车同样的易用性等特点,最有可能取代传统汽油车的地位。受此战略思路影响,在此轮电动化浪潮中,纯电动不被丰田看好且布局迟缓。

记者注意到,除无偿提供专利使用权外,丰田在给使用其电动系统的企业推送产品商品化所需的技术支援时设置了“有偿”门槛。也就是说,开怀送抱的同时,丰田为今后在混动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设置了“防火墙”。

丰田称,以电动车制造、销售为目的的整车制造商,购买丰田的车辆电动化系统后,丰田将根据对方需求提供与商品化车辆特性相关的油耗、动力性能、静谧性等实现更高级别商品力所必须的车辆电动化系统整体优化设置相关的顾问支持。技术支援为有偿提供。“有偿”以何标准实施丰田未明确。

一则未得到证实的消息显示,目前已有国内车企在接触丰田。据报道,今年1月,丰田象征性以1元价格将THS核心技术出售给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后者的第二大股东是吉利集团。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后补贴时代,混合动力是电动化进程中重要一员,丰田的开放行为将对中国电机系统技术路线形成挑战,国内电动车格局将出现变化。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丰田混动技术专利使用权的开放不会对主流产业技术路线产生太大影响。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新能源汽车储能研究所所长肖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一定时间看明白技术内容较容易,但要转化成有力的产品,并非几年时间就可以完成。

钟师表示,没有大量秘而不宣的工艺诀窍和长期沉淀的经验数据库等技术体系支撑,追赶者光琢磨丰田混动技术专利部分是远不够超越领跑者的。新能源汽车资深观察人士宋楠进一步分析,即便一些中国本土车商借鉴并使用丰田HEV技术,也不足以改变以搭载EV技术整车“统一”乘用车市场、以搭载FCV\EV技术整车有限度地“扩大”商用车市场的态势。

从全球新能源车发展势不可挡的趋势来看,全球新能源车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在政策支持下正在以纯电动车为主要技术路线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6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98.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售额的78.3%。这让业内普遍认为纯电动极有优势成为未来车市电动化浪潮中的主流技术。

不过,从成熟度以及政策支持变动趋势来看,未来电动汽车的主流技术路线业内还未有定论。据记者了解,业内一直有观点认为,未来的主流技术或是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而在技术成熟和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之前,混合动力将是较佳的过渡解决方向。钟师表示,现在看来政策正在“纠偏”,2020年后可能会回到多元技术路线平等竞争的状态。

分享到:

关键字:丰田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