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随着能源结构的改善,以及国际政策的导向,汽车制造商们正在放弃燃油机而改用电动机,以加快电气化发展进程。面对这样的发展规划,大型石油公司也进行业务调整,以保证未来的生存空间。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预测,到204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占全球轻型汽车销量的一半以上,即6000万辆以上。这对石油供应商而言,其消费市场将会被极度压缩。
为了应对能源结构的变革,石油公司正赶在全面电动化的到来之前,对电动汽车的配套设施进行投资,尽可能早的在充电市场展开布局。
2017年,壳牌收购了荷兰电动汽车充电公司New Motion和英国的电力公司First Utility。同年还与宝马、戴姆勒、福特和大众成立了合资公司Ionity,计划在欧洲的10个国家建设充电网络。
壳牌于今年1月收购了洛杉矶Green lots充电网络服务公司。这些举措都在证明,壳牌石油公司正在“大步流星”迈入充电桩市场。
壳牌表示,为满足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壳牌还会继续加大对电动汽车配套设施领域的投资。同时,为满足未来低碳能源的要求,壳牌计划将在2020年前后,每年投资10-20亿美元用于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
事实上,并非只有壳牌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积极展开布局。目前,包括雪佛龙、英国石油公司(BP)、道达尔、通用电气等石油公司,也在积极地布局电动汽车基础设施领域并大举收购或投资充电网络公司。
汽车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的运输系统分析师萨利姆表示,对石油公司来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就像是一个“看涨期权”,这是对冲其下游业务的一种低风险的投入。如果电动汽车能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力军,能源公司此时进入电动汽车市场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这不仅不影响其核心业务的发展,还能保证潜在市场不会被分蚀。
Navigant Research交通运输主管约翰表示:“石油行业向电气化的转变是一条单行道。因为燃油车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石油市场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小。如果石油公司现在还不参与进来,他将会错过这个时代。”
优势与盈利模式
GGII数据显示,全球汽车制造商,已经投资了近千亿美元用来打造充电基础业务。如此大的资金动向,已经引起了石油行业的高度重视。
IHS Markit研究院伯克哈德表示,目前,石油最大的消费群体就是燃油汽车,预计到2040年将有10%的燃油车会被电动汽车所替代,石油公司不得不为此担忧。
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并将长期增长的情况下,燃油车将会被逐步淘汰。如果不对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未来电动汽车领域将会少了自己的一块巨大“蛋糕”。
由于电动汽车保有量低的原因。目前,充电设施的建设还处于净亏损阶段,尤其在建设前期,对资金的要求极高;而快速充电设施的建设,更是高成本投入,每个充电桩的建设都高达数万元。在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分摊高额的固定成本时,充电业务是很难运营下去的。面对这一问题,大型石油公司有着巨大的资金池,相较而言这也是石油公司的巨大优势。
当然,石油公司在充电桩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并非是为了投入即盈利,而是为了更长远的能源布局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充电设施建设是一项高成本、低利润的业务,但充电网络软件和服务项目会产生更高的利润。这也是壳牌收购Green lots的原因之一,因为Green lots软件平台可以实时监控自己的充电网络,并根据电力负荷能力设定价格,同时还能帮助司机找到最近的充电器并完成在线付费。
为此,Green lots高级副总裁邱林庄(Lin-Zhuang Khoo)表示:“壳牌收购我们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商业模式,因为我们不只生产硬件,我们还制作软件,而且我们的软件是一个控制系统,可以帮助网络运营商有效地管理充电硬件。”
Green lots的商业模式可以帮助投资者建立和运营自己的充电网络,同时将软件授权作为收入来源。
市场布局动向
在排放标准的严格要求之下,欧洲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一直快于美国,去年第四季度,欧洲电动车销量占比4%,美国电动车销量占比3%。
而欧洲和美国的油电价格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充电业务的建设。目前,欧洲汽油价格为6美元/加仑,而美国为3美元/加仑。
同时,得益于欧洲充电设施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大型石油公司已经开始在欧洲打造充电设施网络了,同时美国充电桩建设也正在进行中。
欧美市场布局动向,BP去年6月斥资1.7亿美元收购了英国电动汽车充电公司Charge master,打造英国充电桩网络。
同年1月, BP向专门从事快速充电系统的美国公司FreeWire Technologies投资500万美元,打算进入美国市场。
道达尔于去年8月,收购了法国电动汽车充电初创公司G2mobility,用以改善充电网服务。同年,收购了Register Now Total充电网络公司,开始在法国安装充电设施,用以满足电动车的充电需求。
雪佛龙(Chevron)于去年11月投资了美国充电网络供应商Charge Point。
壳牌在2017年收购了电动汽车充电公司New Motion和英国的电力公司First Utility。同时,壳牌还与宝马、戴姆勒、福特和大众成立了合资公司Ionity,计划在欧洲的10个国家建设充电网络。
此外,去年壳牌还向美国充电业务初创公司Ample投资了3100万美元。
石油与电力瓜分市场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的价格将会越来越便宜。而对于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增加。Wood Mackenzie的数据显示,北美地区公共充电器的数量将会从2018年的8.5万台增至2020年的88万台。
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电动汽车,普及率约为1%,为满足电动汽车的预期需求,市场需要10至20倍以上的充电基础设施。
为保证充电桩盈利,充电运营商一般会收取60美分/kW的服务费。这样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吸引力。
这也使得石油公司在布局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个强大的对手——电力公司。对电力公司来说,投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将会刺激电力的需求,从而增加电费收入,同时还能提高服务费,这与电力公司的经济需求相符。
目前,美国电力公司正在计划投资25亿美元打造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将会压缩石油公司的市场份额,减少石油公司收益。
有分析指出,由于电力公司不太可能直接管理或收购地区性的充电网络。同时,在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上,石油公司和电力公司将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进行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力公司和石油公司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