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将如何推进落实十八大作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成为一大热点。
从全球范围看,科技愈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能源作为各个产业的基础,在创新驱动战略中,始终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中国寄希望于能源领域创新领跑世界,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科技部部长万钢近日表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新能源一直是长期致力的重要领域。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兼政研室主任胥和平也指出,在包括新能源在内的新兴产业领域,中国企业在推动产业变革的同时,将更有可能实现对国际巨头的赶超,走在世界的前列。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9月份访华时也声称,以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融合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成为引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复苏的潮流。他相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将在亚洲,很可能就是中国。
面对这场大变局,中国是“赶超”还是“旁落”,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未来。中国企业要抓住这次机会,应尽快调整能源战略,寻求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新的工业革命做好技术、人才和政策储备。
今年10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页岩气产业政策》,把页岩气开发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鼓励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多元投资主体投资页岩气勘探开发。但受制于技术局限和成本压力,部分在第二轮页岩气开发区块中标的企业甚至对外透露,未来将出售手中的页岩气区块。而深受“反倾销”之苦的中国光伏产业,在扶持政策的不断刺激下业绩大多有所好转,但光伏企业目前讨论更多的是如何占据技术优势,真正具有竞争力。
可见,当前能源创新欲领跑世界的最大阻碍在于技术突破,在此方面,世界各国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谁能率先突破,谁就能占领战略制高点。
如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如欧盟、美国、日本、巴西等都在新能源领域加大排兵布阵。虽然各国均意识到新能源的重要性,但发展环境并不乐观。德国虽然在能源技术上具有绝对领先地位,但基础设施配套性不协调仍是其发展的制约;而在美国,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钳制,以及不考虑外部成本因素盲目让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同台竞争,使当前的政治机制并没有能给新能源、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在全球产业变革的今天,中国能否占据经济领跑地位,将取决于中国的能源技术创新、尤其是信息与能源的融合,这将为中国的崛起形成有力的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