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国核电站:多举措提高经济性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投资杂志 发布时间:2013-12-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核CAP1400示范电站正在努力进行尝试,从5个方面应对标杆电价带来的挑战

“今天的常规电就是明天的核电,核电实行标杆电价就是要按照市场方式来发展核电,真正实现高效发展”,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杨召文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

2013年6月,继风电与太阳能之后,核电的标杆电价也正式开始实施,结束了过去核电站每个机组分别根据成本核定电价的历史,大多数观点认为,这是核电产业的市场化开端。

两个层面理解新政

杨召文表示,“标杆电价机制可以从两个层面解读,第一个就是核电界要在理念上进行转变,即要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基础上考虑经济性。第二层面,是行业内产业链条的专业化和分工要进一步加强。

杨召文表示,中国的核电在属性上较为特殊,“可以说是既姓核,也姓电”,在本次核电标杆电价出台前,人们更多地强调核电姓核的属性,市场的理念不强,一直沿用成本加利润的价格形成机制,经济性往往被忽视。

而现在,这种理念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也要改变,过去“回报先保,成本全包,价格找齐”,今后则要按照市场方式来发展核电,真正实现高效发展。

从行业内产业链条的变化来看,“2003年燃煤机组实行标杆电价之前,发电企业大都追求大而全,在电价机制的引导下,常规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2003年之后这种贪大求全的现象就没有了”,在他看来,核电也要走这样一条道路。目前,核电的设计方和施工方还基本是分离的,今后二者要分工充分,发挥设计方的龙头作用,使其把握好标准,既要考虑保证质量也要充分考虑造价。

不过,杨召文也指出,目前电价新政也充分考虑到了示范项目的特殊性,具备一定的弹性。

国核电站是由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分别以55%和45%的比例共同出资设立的核电企业。

2006年1月,国务院批准发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了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列入其中。

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在引进消化吸收AP1000三代核电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率更大的非能动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型号,并建成示范工程。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由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作为牵头实施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作为科研和设计总责任单位,国内外众多核电设计、设备制造、建造营运等相关单位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下,研发形成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CAP1400。

根据计划安排,该电站将于2018年投入商业运行;届时将成为具有自主产权、国内最大功率的核电站。

转变方式降本增效

尽管是承担国家技术创新的示范电站,国核电站也在尝试积极应对新电价形势带来的行业变化。

“我们认为从5个方面应对标杆电价带来的挑战”,杨召文介绍,“这些做法也正是CAP1400示范电站正在努力进行尝试的”。

首先在设计方面,“充分利用三门、海阳AP1000依托项目甚至美国AP1000项目的经验反馈,针对标杆电价后的新形势,在进行设计审查时,对影响安全的关键设计项,毫不动摇地坚持安全至上的理念,从严执行标准;其他设计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计审查充分体现经济性”,杨召文说。

其次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尽管核电的供应商有限,经济性方面竞争不充分,国核电站还是尽量与总包方配合协调,努力利用常规电选择供应商的模式,通过招投标选择供应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财务费用方面,国核电站依托内外部的金融资源,充分利用金融创新融资工具,尽量降低融资成本,发挥金融创新工具在投资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管理费方面,国核电站则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进度,在不影响培训不影响工程建设的情况下,合理控制人力资源规模;同时,严格控制管理费,能不发生的项目坚决杜绝,进一步降本增效。

最后就是进度控制方面,要放弃大会战模式,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二三级计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统筹进度安排,“有些项目条件不成熟就不安排”,杨召文说。

分享到:

关键字:国核电站 经济性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