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美国SEGSI &II光热电站运行超30年后正式退役

作者:本网记者Jennifer 来源:CSPPLAZA光热发电网 发布时间:2017-12-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悉,开创槽式光热电站商业化运行先河的美国加州SEGS系列槽式光热电站中的SEGSI和SEGSII两座电站于2015年底即履行完30年的PPA协议,现已被正式拆除,相关设备、组件已处理。

SEGS系列电站包括SEGSI~SEGSIX九个槽式电站,总装机354MW。其中,最早的SEGSI电站建成于1984年,最晚的SEGSIX建成于1990年。SEGSII紧跟SEGSI于1985年建成,两者的装机规模分别为14MW和30MW。

SEGSI和SEGSII电站由光热发电先驱公司LUZ公司开发,传热介质为导热油,未配备储能系统。项目持有方为凯雷投资集团旗下的Cogentrix能源公司,该公司于2009年从原电站持有方Sunray能源公司收购了这两座电站。

“在30年的运行周期内,这两座电站的实际发电表现并未达到设计值。”SEGS九大系列电站的运维经理HenryW.Price在接受CSPPLAZA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他强调,这并不是电站的实际运行效果不佳造成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最初对发电量的预测过于激进。

“SEGSI&II电站是全球前两个投运的商业化槽式电站,正是通过不断发现这批最早电站出现的问题并总结经验,我们后来开发的大型电站才得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例如,当时采用的集热管、反射镜、支架早已不能和今天的水准相提并论。当然,即使是这样,这些电站仍然屹立并平稳运行了30多年。”Henry表示。

图:SEGS槽式电站

在PPA协议即将失效之际,Cogentrix公司曾表示,有意对这两座电站进行加增储热系统等方面的全面升级改进,以准备寻求一个新的为期20年的PPA协议,但未能得到执行。

SEGS1在建成之初配有3小时的储热系统,采用传热介质储热方案,但该系统在1999年遭遇一次火灾而被毁坏,此后未再修复。

在2013年7月,30年PPA协议即将到期前,业主Cogentrix曾希望选用当时更先进、成熟、更低成本的储热技术(如熔盐)予以升级。

但在PPA协议到期后,SEGSI和SEGSII电站于2015年年底到2016年年初相继停运。

之所以没能继续运行,有知情人士表示,Cogentrix并未选择与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续签PPA,或者未能续签成功。

图:SEGS槽式电站

在电站拆除过程中发现,多数反射镜和集热管等核心组件都安装于30年前,虽然由于当时的技术发展限制,一部分组件出现破损或失效,经过了一些更换,但整体情况依然超出预期。

通过这一实践证明,光热电站的老化速度很慢,较长的生命周期意味着光热电站带来的全寿命周期售电收益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事实上,于1986年和1987年建成的SEGSIII、SEGSIV和SEGSV电站的PPA协议在今年也相继到期,这三座电站的未来走向究竟如何?是和1号、2号电站一样,还是能够签订新的PPA协议从而延长运营周期?另外,SEGS1&2电站作为全球第一批拆除的商业化电站,拆除是否是光热电站退役后的唯一处理方式?

Henry透露,SEGSIII–V电站的PPA协议已经续签了10年。业主NextEra现在应该正在努力为其它电站争取延期。目前SEGSVI&VII电站都只剩下一年的有效期,但其均还在稳定运行,这似乎比1、2号电站的情况要好很多。但究竟如何,一切都还要视加州的政策等大环境而定。

Henry表示,SEGSI&II电站退役后的处理方式未必具有代表性,因为这两座电站建于30多年前,所采用的技术相对较落后,电站的规模也较小,集热的温度、光热转换效率较低,因此,后面的电站能够延长生命周期,取决于其能否以更低成本在电力市场立足。但随着天然气和光伏成本持续走低,意味着光热电站想要脱颖而出并非那么容易。但光热电站独特的储能优势使其能有效地发挥调峰作用,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事实上,我认为,一座精心设计的光热电站的寿命远超过30年,甚至是40年、50年,达到常规火电站、核电站一样的水平。SEGS3号到9号电站就是很好的佐证,它们将运行超过30年。只不过目前的光热技术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亟待突破。”Henry对CSPPLAZA记者说。

分享到:

关键字:美国 槽式光热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