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距离美国光伏企业Suniva向ITC(美国贸易委员会)提请贸易救济获得听证通过,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一个月间,美国新能源开发企业顾不上埋怨,疯狂进口光伏产品,设备制造企业则蠢蠢欲动,想知道哪些企业有在美建厂的打算,可以趁机出售相关生产设备。
听证会带来的,是4:0的投票结果,对产业损害给出了肯定性裁决。每个人都明白,这很符合特朗普在竞选中对清洁能源的态度和言论,要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今后,出口至美国的所有光伏产品将面临征税。全球光伏贸易战已经全面升级,并对美国乃至于全球光伏产业链的供给、价格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影响。
据悉,为了获得更多份额,规避高额关税的影响,已经有中国光伏企业内部讨论在美国投资建设电池、组件生产线的计划。然而,这真的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吗?
天合光能
综合考虑短期利益与长期风险
作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单位,天合光能一直奔走在为行业呼吁的最前沿。天合光能全球销售&市场副总裁印荣方表示,美国的201调查是民粹主义的体现,会对全球光伏产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和示范。
他进一步指出,光伏行业已经发展了20多年,不可能由于个别市场的贸易保护就被摧毁,也不会因为中国的一定优势就遏制当地产业发展。总览全球市场,光伏已经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短期以内美国201条款会对中国光伏企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不会对行业产生本质影响。
关于部分企业提出的在美国建厂的计划,印荣方认为,每家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应对贸易保护的方案,对201条款提出抗议,但我们抵制的是不合理政策而非某个市场,需要想办法在新形势下持续推进和发展业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产能扩散到了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案例;既要考虑到产能扩张带来的短期利益,也要了解产能扩张带来的长期风险,谨慎决策。
保利协鑫
设厂=上当
相比电池、组件企业,上游的硅片企业却表现得异常“淡定”。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甚至对光伏同仁提出:一定不能到美国设厂,上了他们的当。
他表示,被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电池、组件生产能力还不够强大,没有让海外市场形成依赖。“协鑫的硅片厂很多配套设置在电池厂附近,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对中国硅片实施双反,因为他担心上游企业中断硅片供应,届时电池和组件制造都会被迫停滞,给当地光伏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吕锦标对索比光伏网表示,一旦中国企业为了应对201法案,在美国投建新的组件生产线,就相当于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之后很可能迎来其他市场的双反行动,条件越来越严苛,形成恶性循环。只有提升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综合实力,才能让中国制造成为各大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的首选,让他们充分依赖中国光伏。
彭博
光伏价格太高将失去市场
彭博新能源分析师刘雨菁从市场应用和需求角度做了更理性的分析。她指出,201调查对美国光伏市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各方讨价还价之后的结果,也与风电等能源形式的价格有关。
“对于美国市场而言,能源需求是非常开放的。根据测算,2018-2021年,美国约有52GW新增装机需求,其中只有约5GW必须通过光伏来解决,不到10%,依靠First Solar等本土企业就可以满足;另有约7GW需求,既可以选择光伏,也可以选择风电,取决于二者的最新价格水平;至于剩下的40GW电力需求,就要通过电力市场的充分竞争选择了。”
刘雨菁强调,如果由于201条款的实施导致光伏发电成本过高,超过投资者的接受能力,他们可能会选择风电或其他可再生能源,这是全球光伏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目前,中国企业除了积极应诉,争取更多份额和相对合理的价格外,也要不断开发新的海外市场,增加更多选项,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中国光伏推向更广泛的领域。
责编:张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