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尽管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运用的道路走得步履维艰,但是深圳惠程(002168,股吧)(002168)还是坚定不移地向新兴产业PI(聚酰亚胺)领域进行战略转移。公司负责人在日前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的PI隔膜产品已可以小批量供货,且产品良品率大幅提高。此外,公司的PI服用产品也将快速走向大众消费市场,近一两年内有望实现大批量产出,相信深圳惠程产业转型的拐点已经显现。
PI隔膜应用广泛
据PI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在PI隔膜产业上的技术是成熟的,官方数据检测已经全部完成,公司正在做市场推广工作,找了多家市场份额较高的生产厂家,包括民用和军工企业进行产品试用,反馈意见比较好。
经历3年多的发展,深圳惠程的PI隔膜从研究室的科研成果走到中试,再到批量化产出,其中艰辛可想而知。公司在做产业化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两大系列产品,即PI-20系列和PI-40系列。其中PI-20系列主要用于一次电池,PI-40系列则用于二次电池、动力电池和高温电池等领域。客户对于PI隔膜认证时间一般为6~12个月,之后将视测试情况下单。
谈及PI隔膜未来的市场空间,公司实际控制人吕晓义认为,它的运用除了汽车电池领域之外,未来储能电站的市场容量也相当之大,产品所具备的颠覆性特性,决定它将在未来的市场中独领风骚。
PI服用即将试水
由于PI纤维材料本身的特性具有阻燃、保暖、不吸潮和原生性远红外等功能,因此它在民用服饰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市场应用。
在本次股东会上,公司在PI服用领域的战略合作者、中国十佳设计师邓兆萍向投资者透露,微纳先材现已与数十家服装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了洽谈合作,这批企业将在2014年的秋冬新品研发中使用PI纤维材料—轶轮95,此外,还有数十家服装企业计划开展合作。
微纳先材下一步的营销策略是,通过点对点地对各家品牌直接营销,在近一两年内,寻找行业内三十家龙头服装品牌进行战略联盟。公司快速推动的营销模式赢得现场股东们的阵阵掌声。
从PI纤维,到PI隔膜、PI服用的陆续推出,深圳惠程的PI产业化进程已显现出“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然而何时能真正实现商业化,给投资者们带来实际的销售收入则是摆在公司面前的问题。
对此吕晓义坦言,何时产生效益,要看未来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目前市场仍是公司的一块短板,我们将加快市场开拓的步伐,同时借助外部的力量共同开发市场,明年将会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