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电力“高速公路”:全球能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10-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去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中国率先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一年多来,该倡议推进情况如何?10月26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高级研讨会,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践,促进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

“2050年将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清洁能源比重超过80%,二氧化碳排放降至上世纪90年代水平的一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在研讨会上提出发展目标。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案。”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主任彼得˙利特伍德介绍,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个电力“高速公路”,运送的产品主要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维持“高速公路”运转的工具是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

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吴红波表示,当前以化石燃料为主导的世界能源系统,受资源储量有限、导致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因素的制约,是不可持续的。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才能最终实现联合国倡导的“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的目标。联合国将积极组织有关各方,促进全球能源互联网落地实践。

“依靠技术进步,清洁能源的价格近年来急剧下降、持续走低。”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秘书长王益民说,6年前,太阳能发电,一度电两元人民币,如今已降至七八角钱。阿联酋迪拜招标的一项2020年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一度电降到3美分,相当于人民币两角钱。到2025年,全球清洁能源价格将全面低于传统化石能源。

在打造输送清洁能源的电力“高速公路”上,中国技术全球领先。相比欧美使用的超高压,中国研发的特高压技术输电距离远,损耗小,占地少,更节省成本。利用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自动调节电压波动的智能电网技术,全球能源网可以将能源从富裕地输送到匮乏地,实现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区域能源资源,推进沿线国家能源国际合作。今年3月,中国发起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北京成立。目前,该机构已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国际能源署、国际电工委员会、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斯坦福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正着手推进东北亚电力联网、蒙—中—韩—日电力联网工程。2020年,蒙古的清洁能源将送达日本。

刘振亚在研讨会上介绍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规划,总体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力争在本世纪中期基本建成。

分享到:

关键字:全球能源互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