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关于发起成立“中国储能研究院”的倡议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http://www.escn.com.cn 发布时间:2011-02-18 浏览:

    风电、光伏发电需要储能;电动汽车需要储能,而储能对于智能电网的作用,就如同硬盘对于计算机一样重要。

    我们期待着储能产业的发展,期待着无障碍的绿色未来!我们从来没有迟疑,即便是在储能面临着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瓶颈的今天,我们依然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我们坚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新兴储能产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

    为此,我们成立了中国储能网,期望从舆论的角度为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摇旗呐喊。自中国储能网成立以来,我们竭尽所能地为储能业界的企业、投资者、工程师们提供有价值的行业信息,为中国储能业界的朋友搭建沟通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同时,我们也因此而感动,我们感动地收获了储能业界朋友的诸多支持与鼓励,感动地看到了我们的企业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诚然,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团结小我,凝聚大我。我们需要更强大的我们来凝聚力量!推动大发展!

    为此,中国储能网向中国储能业界的专家、企业家、投资商、工程师等团体或个人发起倡议,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储能研究院。为大力推动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中国储能研究院以中国储能产业的技术、政策、市场为研究主体,倾力打造中国首个储能技术经济研究平台和行业智库。

    中国储能研究院现诚邀业内专家加入我们,成为中国储能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成员。

    如果您是储能技术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储能相关企业的领导者,投资机构的专业人士等等,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加入我们,共同推动中国储能产业大发展!

    请点此(http://down.escn.com.cn/zhuanjiazhuce.doc)链接下载中国储能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注册表。填写完成后请把此表格发送至中国储能研究院邮箱:research@escn.com.cn。我们将在收到您的邮件后与您取得联系!感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研究院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