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2015:全球能源决定性转折之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发布时间:2016-01-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5年,一系列事件相结合导致能源领域历史上出现深刻的变化,甚至是转折点。

早在2012年开始就持续的油价下跌在2015年明显加快。12月18日,基准的西德州中级原油(WestTexas Intermediate)价格跌至每桶34.53美元,低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水平,并且没有底价在望。高盛预测,油价可能下跌低至每桶20美元。

这种发展会削弱大多数石油生产国的实力,并在未来几年造成地缘政治性的涟漪效应。

与此同时,天然气价格依然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通常被认为对可再生能源的采用有负面影响,降低企业和消费者放弃化石燃料的积极性。

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减缓2015年从化石燃料的转移。

2015年前9个月,化石燃料发电量与2014年同期相比基本没有攀升,而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增加了48%。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市场美国的石油消费量显示一个长期的下降趋势:据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发布的《全球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从现在到2040年,美国的石油日消费量将下降近400万桶,回到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

的确,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在2015年屡创纪录。绿能科技媒体(GTM Research)分析师在他们的报告《美国太阳能的未来》(TheFuture of U.S. Solar)指出,迄今美国总的太阳能发电装机量到2015底达到26千兆瓦,并预测到2030年达到近10倍。

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呼吁太阳能装机量到2020年达到140千兆瓦。在 2014 年底已安装量的基础上,这个目标将需要美国在未来五年中每年都增加一倍。

由于太阳能发电是间歇性的,它的容量因子,即发电容量的实际利用率与其他发电方式(如煤或核电厂)相比较低。而太阳能作为电力来源将保持在数值很低的个位数。

但是,它绝对是电力行业增长最快的部分。正如国际能源机构所说的那样,“能源领域的转型正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生。”

这种预测的合理性受益于今年年底美国国会的一项举动(旨在对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项目的税收抵免延长五年)。据绿能科技媒体,这条法例本身将导致从现在起到2020年400亿美元的新投资,从而导致太阳能发电量在未来五年增长25千兆瓦。

然而,美国清洁能源的进步与印度和中国的目标相形见绌。到2022年,仅印度拟增加160千兆瓦的新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其中包括100千兆瓦的太阳能。这将是迄今为止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最大增长。

此计划由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和能源部长戈雅尔(PiyushGoyal)在2015年制定,这对于缺乏石油储备的国家而言可能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发展道路。

中国和印度都对核电有巨大的野心。中国计划到2020年每年建设6 - 8个核反应堆,到2030年,如果该计划实现,中国应该达到110个反应堆,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核电的国家。

今年也标志着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量下降。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美国煤炭消费量从2013年到2015年下降了10.5%,而且不断增长的经济体(如中国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最快的印度)的煤炭使用量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攀升,但增长速度已经减慢。

事实上,中国煤炭需求在2015年趋于稳定,这表明世界上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的煤炭燃烧量会在早于分析师预测的时间前趋于平稳。

能源高速公路最大的路标是签署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虽然该协议未能达到大多数气候活动家希望的结果,即从法律上约束减排、矿物燃料减产和碳价格的目标,但它标志着世界各国领导人第一次一致同意采取具体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并限制全球气温上升。它不是化石燃料时代的结束,但很可能是该结束的开始。

分享到:

关键字:清洁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