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大建设”体系建设中,余杭供电公司按照科学发展观,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安全管理提升”活动为载体,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强化规划引领和计划管控,强化安全质量和进度管控,强化物资保障和集约管理,全面提升电网建设能力。建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无缝衔接、权责清晰、流程顺畅、管理高效的“大建设”体系,工程建设的集约化、扁平化和专业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创新技术,拓宽管理思路
余杭电网基建任务繁重、施工人员队伍庞大、基建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给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安全文明施工带来较大风险。我公司进一步拓宽思路,积极应用新技术,在变电所及输电工程上全面推广3G视频监控技术应用,全面实现了24小时“360°”安全无死角监控施工管理过程,极大提高了隐患排查效率。
在加强建设队伍能力建设方面,深化技术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广泛应用我公司施工队伍的先进QC成果,有效缩短了110千伏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工序作业时间,提升了施工水平,提高了施工效率,质量通病防治率实现95%以上。
紧抓安全,改进管理模式
以基建“安全管理提升”活动为载体,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为标准,落实责任,加强基础管理,强化“以防为主”的工作手段,加强“大建设”体系建设期间基建现场的安全风险管控,确保“大建设”体系安全稳定进行。
深度贯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全覆盖;安全宣贯教育全到位;安全文明设施全配送;3G视频全监控等管理模式,坚决杜绝因盲目赶工期、抢进度或者超能力建设而影响基建安全的现象。此外,通过完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预案管理,强化安全文明施工标准的执行,以落实安全防护标准化要求为重点,切实消除现场高处作业、施工用电、脚手架、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对于过程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结果,拍摄数码照片,确保闭环整改。
严控资金,把握造价脉搏
加强工程设计评审,严肃评审计划执行,在初步设计审查中加强对工程建设安全质量保障措施落实情况的审查,通过完善的设计方案保障工程建设及运行阶段的安全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为保障工程安全质量创造条件。细化招标阶段工程量清单,控制价编制和审核。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安排控制服务类、物资类费用,严格审核工程量变更情况,及时进行成本分析,切实贯彻实施造价标准化建设成果,规范了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实现全年无工程动用基本预备费及电力企业利润最大化。
科学管理,提高工程品质
我公司遵循“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管理方针,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提升年活动”,以“质量”主题活动为抓手,以“安全”管控为方针,狠抓工程工艺质量旁站控制,确保程工艺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开展工程质量策划先导行动、打造工程精品样板行动、劳动竞赛激励行动、典型施工工艺创新行动、质量通病排查治理行动、质量监督检查问责行动、成品保护措施完善行动等,全面落实质量管理要求。与此同时,强化“大建设”质量监督体系作用,建立相应的质量监督专家库,依托专家进行日常的工程质量监督等具体业务;根据质量监督大纲和新的标准、制度,组织专家对电网、电源各类工程开工前、投运前及各阶段的质量监督报告模板进行了修订,避免了以往临时抽调专家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组织困难等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更加专业、扎实,实现了电网建设工程质量的可控、在控、能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