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京都议定书》碳减排项目被指“破坏环境”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5-08-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对联合履行机制(JI,JointImplementation Mechanism)项目的环境完整性进行首次深度复审后,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发现了不可思议的事实:有80%的项目其环境质量标准非常低,其减排额度不仅不能代表实际的减排量,反而以满足减排目标为借口,增加了近6亿吨(600milliontonnes)排放。

“很多人都不阅读JI的额外性要求,我甚至怀疑其中一些项目是否真实存在。”调查报告作者之一哲哲林(VladyslavZhezherin)表示。

这一研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正在进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以及即将在今年年底举行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

作为《京都议定书》“灵活三机制”之一的联合履行机制,2006年10月启动,以帮助减少导致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一位联合国高级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述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的报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可能是正确的”。

《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

其中,除二氧化碳外,其他的温室气体还包括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

为促进减排,《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种旨在减排温室气体的新的灵活的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ET)、联合履行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其中,排放贸易和联合履行主要涉及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之间的合作。

上述设置,其本意都在于降低各国实现减排目标的成本。

举例而言,在JI项目中,可以通过建立低于标准排放量的项目和吸收温室气体的项目(如植树造林)进行减排。《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有减排承诺的国家可以通过JI项目来产生减排单位(ERUs),并将其转移到其他国家。截至2015年3月,将近发放了8.72亿ERUs。

目前,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通过抽样和实地考察作出的深入研究结果却表明,JI项目并未严格遵守标准,且增加了近6亿吨的碳排放。

“这对于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来说影响重大。”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专家科尔姆斯(AnjaKollmuss)表示,“JI中几乎三分之二的额度都在欧盟碳排放系统中使用,所以JI项目的低水准,可能会影响欧盟4亿吨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这相当于欧盟碳排放系统从2013年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

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的学者们还详细描述了JI在俄罗斯项目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011年,俄罗斯3个化工厂的运营商卸载了保障器械,并以前所未有的水平提高了生产包括氢氟碳化物等在内的气体,从而赚取更多的ERUs。

“如果生产更多的温室气体,然后消除它们,从而生产更多的碳信用额,这基本上是以破坏气候进行盈利。”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学者施奈德表示。

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占JI项目最大份额,加起来占了总体发放ERUs的90%,在两国的JI最常见的项目类型包括:在乌克兰建设预防煤矸石堆灾的项目,以及在俄罗斯使用在石油生产中所产生的天然气。在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的研究中发现,两国均存在减排估测与国家清单不一致的现象。

分享到:

关键字:碳排放 碳交易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