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据了解,宝马纯电动车i3即将加入到北京地区新能源车型目录之中,新车可以通过参与新能源汽车摇号以及补贴去购买,同时新车可享受北京与国家的补贴总计达到9万元。特斯拉更是在国内多座城市获得政策倾斜,其在上海、深圳、北京、天津等城市享受了部分优惠政策,例如在上海购买特斯拉无需拍卖牌照,在深圳购买特斯拉可以参加新能源汽车的单独摇号,在北京可以享受不限行政策等。
随着这些品牌电动汽车逐渐打开国内市场,充电问题如何解决,成为其在华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有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宝马等国际品牌电动汽车要想在中国市场求得突破,走另类充电路线是不可行的。我国不同于欧美地区,东部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都很大,想要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建设充电站,即使在国内政策倾斜的条件下都十分困难,国外企业想要建设“专属”充电站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些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在向“国标”靠拢。
事实上,这些企业确实都在试图融入国内充电标准。特斯拉中国公共政策和充电基础设施总监高翔前不久就表达了想要靠拢“国标”的愿望。高翔在采访中表示,特斯拉之所以要做自己的充电桩,是因为目前国家充电标准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隐患和问题,待国标完善之后,特斯拉一定会配合国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不同的充电设施之间能够互通互联。
据了解,目前在交流充电方面,特斯拉已经能够与国标兼容,但在对安全性要求更高的直流充电上,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在特斯拉表态之前,宝马也已经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其向“国标”靠拢的决心:2014年5月,宝马公司宣布了其在上海合作建设充电站的计划,并与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以及国有房地产公司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手建造50多座充电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原世博会馆附近建立的公用充电站可同时兼容宝马、比亚迪、上汽等公司的电动汽车。
可以看到,国外车企正在试图靠拢“国标,这些车企想要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分得一杯羹,必须主动适应中国的国情,而建设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充电设施或制造符合国内充电标准的电动汽车,则是其适应中国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