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巴基斯坦水电部长:看好中资助力巴3~4年克服电力短缺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5-04-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的前夜,巴基斯坦水电部部长赫瓦贾·穆罕默德·阿西夫(KhawajaMuhammadAsif)在首都伊斯兰堡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时表示,在中国的帮助下,通过“中巴经济走廊”相关电力项目的支持,巴基斯坦将在3~4年间克服当前严峻的电力短缺问题。

在一系列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的项目中,能源项目,尤其是电力项目,成为重中之重,其中包括20日习近平见证开工、签约的两个大型电力项目。一个是中兴能源有限公司在旁遮普省投资的900兆瓦光伏地面电站,总投资93.13亿元人民币。另一个是中国三峡集团在巴基斯坦投资的卡洛特水电项目,电站装机容量720兆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约32.10亿度。

电力紧缺一直成为制约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统计显示,巴基斯坦已安装的电力容量为21000兆瓦,但仍面临3000~5000兆瓦的电力缺口。同时由于天气转暖,用电需求增加,供电压力增加。

目前巴基斯坦每天的电力供应时间平均不到12小时,也就是一小时有电,一小时停电。《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伊斯兰堡居住的公寓每个整点就会有10秒~15秒的断电,这是国家电网供电和公寓自备发电机启动在进行的短暂转换。

巴基斯坦民众对电力短缺也怨声载道。近日在东部城市费萨拉巴德一些村民举行示威,抗议政府为应对电力短缺而封锁道路,希望政府能有效减缓交通压力。

将花3~4年克服电力短缺困境

第一财经日报:为什么能源合作项目成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首要项目?

阿西夫:尽管此前巴基斯坦政府做了许多努力,但仍不能缩小能源供给与需求的差距。在20日签署的项目和中方的帮助下,巴基斯坦会在未来的3~4年内克服用电困难。这将会是一个巨大成就,帮助巴基斯坦实现经济发展。过去七八年里,巴基斯坦经济因电力问题发展缓慢,无法在经济发展上取得重大进步。所以中巴能源合作是与中国合作特别重要的一步。

20日签署的协议中的大多数会从2016年开始执行,直到2017年,有一些则会持续到2018、2019年。中国政府将帮助我们建设这些项目。中国一直是巴基斯坦的好朋友。

日报:不同中国企业选择不同的电力开发形式,有火电、水电、太阳能等。巴方在选择电力开发模式时,是否有优先项?

阿西夫:无论何种方式,都会给巴基斯坦的电力和经济发展带来好处。首先会增加电力供给,其次价格也会比过去便宜。这些都是新的能源项目,而且是可再生的,如潮汐、风能、太阳能等。中国在这些能源上会进行一大笔投资,而且很显然,这些资金会迅速改变当前巴基斯坦电力发展的瓶颈。

日报:有些中国企业正在考虑通过中巴经济走廊从中国境内直接输送电力,合作进展如何?

阿西夫:这在讨论中,但还未最终决定。

日报:不仅中国,其他国家也试图在巴基斯坦投资能源项目,对这种趋势怎么看?

阿西夫:这多亏了中国,中国的投入带动其他国家参与进来,进行投资。中国的投资改变了巴基斯坦电力投资的状态。

当前巴基斯坦也在接受来自日本以及海湾国家的电力投资,但来自中国的投资数额和规模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增加外界对巴投资信心

日报:如今中国企业在尝试用公共私营合作制(PPP)来解决融资问题,巴基斯坦政府有何建议?

阿西夫:我们欢迎政府和私营部门都来投资巴基斯坦的能源开发,PPP模式巴基斯坦也欢迎。

日报:在三峡卡洛特水电站项目中,除了有中国的投资,世界银行、美国等其他机构和国家也都占有一定投资,这意味着什么?

阿西夫:这是一个很好的标志和信号,这显示了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和其他国家对巴基斯坦水电开发的信心。

日报:人们对于火力发电厂仍有担心,巴基斯坦并没中国那么多的煤炭储备,如何解决?

阿西夫:的确,巴基斯坦有时进口煤炭,但现在巴基斯坦也在开发自己的煤矿。比如卡拉奇附近的塔尔煤田,可以用来发电。

日报:巴基斯坦将如何解决未来潜在的排放问题?

阿西夫:我们会有控制排放的相关技术,这些技术会对环境有帮助,所以在努力解决。

日报:巴基斯坦对未来几年用电量与发电能力有怎样的预估?

阿西夫:我们希望未来,能源可以提高到足量供应的水平,投资会自动地促进能源结构的发展与调整,这也是中国投资正为我们提供的。

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巴政府一直在为此次中巴能源合作里程碑式的进展而努力。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