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作为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发达国家之一,德国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进行的努力可谓有条不紊。
去年,德国环保部就发表声明宣称,德国内阁已经支持一项议案,将安排市政当局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免费停车和使用公交车道等条件,以促进其实现2020年百万辆电动车上路的目标。
对于在路上如何识别该车是否为电动车,德国交通部长Alexander Dobrindt表示:“电动车将拥有专属标签,以便被人轻松识别。随着可选的电动车型号增多,销量将攀升,并且上路的电动车数量也将不断增长。”
德国作为传统的汽车工业强国,拥有众多豪车品牌,保持传统车产业发展的同时,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其目前正在努力进行的事情。其中,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也被德国政府放在了关键位置。
据数据统计显示,交通运输占该国二氧化碳排放约16%。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成为该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有力举措。为此,去年8月德国总理默克尔亲自到中国,并与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清华大学启动了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并签署合作协议。协议的终极目标是,在未来实现充电设施的完全共享。
那次启动中德两国在电动车领域的正式合作之后,被外界看作是两国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上升到了新的战略层面。也意味着,两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更加相似的发展诉求。
但除此之外,两国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并不热衷,才是两国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最大困境。
相较于中国过去三年推广约11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尴尬数字,德国的成绩也相当惨淡。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德国乘用车销量尽管达到308万辆,但其中只有不到3000辆是电动车。2013年,欧洲电动车销量排名前四的国家分别为荷兰2.87万辆、法国1.5万辆、挪威8700辆和德国6800辆。德国虽然排在第四,但与第一名的差距甚远。
去年,德国ADAC俱乐部面向1000名车主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德国车主较两年前针对电动车的质疑声更多,并且不愿意采购电动车作为家庭的下一辆车。
这样的背景下,德国仍然把2015年其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推广任务量继续上调,其目标是在2015年提升至占德国汽车市场销量的11.5%。
显然,这样的方式与中国目前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方式有共同之处。然而,德国对于其新能源汽车减免停车费的政策,究竟能否最终起到实质性作用,目前也依旧处于考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