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燃料电池企业PlugPower:订单驱动的股价大爆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劵导刊 发布时间:2014-07-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PlugPower是1999年成立的专注于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用于物料搬运叉车的燃料电池系统的供应商,是目前全球较大的燃料电池集成系统商。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燃料加工技术和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技术。公司的核心产品是氢燃料PEMGenDrive产品,此类产品主要用于大批量制造和高吞吐量地点的工业越野(叉车或材料处理),即属于交通运输领域的物料搬运市常除了GenDrive,公司还有限地生产GenSys和GenCore产品,它们也都是氢燃料质子交换膜电池系统,主要为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后备电源。

从Plug的供应链来看,其上游的供应商包括燃料电池生产商Ballard,和燃气供应商BASF和AirLiquide;下游客户包括雀巢,沃尔玛,联邦快递等货物量较大的公司。从此来看,公司的重心应该集中于系统(例如:叉车)的组装。

公司的主要客户为斯蒂尔、奔驰、宝马、沃尔玛、宝洁、可口可乐等公司,目前订单主要集中于GenDrive产品,即物料搬运叉车应用。得益于燃料电池叉车的不断发展,公司于2013年第四季度实现了订单的爆发式增长。公司采取类似苹果的直接销售模式,其产品遍及世界各地,主要集中在北美。

营业分析

Plug公司的营业收入自2009年到2011年有明显上升,2012年又有微弱下降,整体而言波动较小,而净利润的波动则相当显著,公司目前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但随着2013年订单的爆发,公司亏损在2014年有望极大缩小,从而更快实现盈利。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燃料电池产品和服务,其为营业收入的核心构成,过去六年中,该项收入不断攀升,在2009年到2010年间,增幅超过100%。除此之外,公司的燃料电池实验和发展以及专利技术都为公司带来了部分收入,但两项收入逐年递减,目前占比已相当低。

公司核心产品GenDrive燃料电池系统近三年的出货量也在逐步攀升,从2010年的1100套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2200套,随着订单的逐步增加,Plug公司的销售量还有望继续提升,持续拉动公司业绩发展。随着产品销量的不断攀升,产品成本却在逐年递增,2011年缩减为2010年成本的94%,2012年缩减为80%,2013年之后也预计会不断缩减,直到2015年缩减为2010年成本的58%,实现成本的极大减校成本下降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营收,同时有利于推动燃料电池产品价格的逐步下降,从而提高普及度。

专利分布

Plug公司有一定数量的基本专利,从1997年开始到2000年申请专利迅速增长,而其后维持在较高量上波动,而从2003年开始专利数量急剧萎缩,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间公司几乎没有申请专利。结合公司的研发支出来看,和专利申请基本保持一致。从2008年到2012年公司研发支出都在2千万美元以下,大大低于高峰时期的6千万美元,故而认为公司从1997年到2007都处于研发阶段,而从2009年开始则转向将专利市朝。

在Plug公司高被引的专利中,主要涉及了燃料处理系统、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组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技术,从此我们可以推断公司的核心专利技术也是围绕在以上几个专利。虽然公司目前重心位于系统组装,但始终掌握着燃料电池的相关技术,因此公司始终手握燃料电池技术层面的话语权。

最新动态

目前Plug的制造水平可达到年产量一万台,意味着超过2亿美元的年收入。而这些收入还未包括Plug新推出的GenKey中的后续服务收入。2013年,Plug共收到6180万美元的订单,相比往年有巨大的增幅,而80%的订单是在2013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收到的,订单呈现爆炸式的增长。随着沃尔玛最近一份两年1700台的订单,以及预计会在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发货,预计Plug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成功的季度。随着Plug销量的逐步攀升,其服务成本却在不断下降,这成为Plug到2014年实现净利润的推动力。

除了不断发展原有业务外,Plug还在积极扩充新领域。在去年已获得能源部的赞助支持研发新兴市场的产品:运输范围扩展,冷藏运输车及地面支持设备市常今年Plug意欲通过合作的方式进入亚洲市场,并积极地测试他们为联邦快递公司研发的“里程数扩展”卡车。不仅如此,去年,Plug还与西斯科公司一道测试了他们的带有冷藏功能的卡车。未来里程扩展领域和冷藏功能卡车这两个新领域也可能成为Plug的新收入点。

分享到:

关键字:燃料电池 PlugPower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