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未来20年全球能源领域面临低碳和融资挑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4-06-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际能源署(IEA)3日在伦敦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全球能源领域投资要达到48万亿美元,才能满足世界能源需求。期间,公共政策和大规模融资将是能源领域面临的两大挑战。

 

报告说,2013年全球能源供应的投资为1.6万亿美元,在未来20年需要逐步提高到每年2万亿美元,才能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在48万亿美元投资中,40万亿美元是能源供应领域的投资,其余为提高能效方面的投资。

 

在40万亿美元能源供应投资当中,用来满足能源需求增长的投资不到一半,其余大部分是用来弥补现有石油和天然气田产量的下降,以及更新已经超过生产年限的发电厂和其他设施。现有油气田产量下降和设施更新是政府决策者在投资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但是也为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更有效率的能源技术等变化提供了机会。

 

报告说,尽管可再生能源、生物燃料和核能目前占能源业年投资总额的15%,但全球能源供应领域的绝大部分投资依然在化石燃料的开采、运输和精炼,以及兴建采用化石燃料的发电厂。

 

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玛丽亚·范德胡芬在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未来世界存在能源短缺的危险,因为地区和全球能源安全问题会产生连锁反应,而且能源价格不会完全反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导致投资可能被错配。

 

国际能源署认为,未来20年全球能源领域主要面临两大挑战。

 

首先,全球能源投资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政策的影响。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一些政府在推广低碳能源上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说:“政策制定者日益面临复杂局面,因为他们需要在能源安全、市场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要取得进展。如果没有私人投资者和资本的参与,这些目标难以实现。但是如果政府随意改变游戏规则,投资者将很难参与其中。”

 

比罗尔说,全球能源投资的决策日益受政府政策和激励措施的影响,而不是由竞争性市场发出的信号来决定。他认为,未来石油供应将更加依赖于对本国资源采取更加严格限制政策的国家。电力部门也越来越受行政信号影响,投资回报率也受到政府调控。他说,投资回报率是目前能源领域投资的最大驱动力。在这种背景下,要想吸引私人投资者,政府就需要努力减少政治和监管上的不确定性。

 

全球能源领域未来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是大规模融资困难。范德胡芬说:“未来能源系统的可靠和可持续性依赖于投资。但是必须以可靠的政策框架和长期稳定的金融支持为前提。”

 

能源领域新形式的投资者正在出现,但是缺乏长期稳定的金融支持。能源市场的发展大部分来自于较小企业和市场的新进入者,这些市场参与者大多依赖外部融资。

 

国际能源署认为,除北美之外,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需要引进新的金融资源,应通过债券、证券化和股票市场,以及获得机构投资者的大规模基金(如养老基金和保险(放心保)基金等),以减少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