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中国与欧盟启动了全新的中欧碳排放交易(碳交易)合作项目。该合作项目为期3年,欧盟出资500万欧元。
碳交易是世界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具体指把温室气体排放权作为商品,允许碳排放量较多的企业向碳排放量较少的企业购买碳排放许可证以实现减排,并鼓励企业研发更清洁的技术。
据悉,中国已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7个城市进行碳交易试点,将逐步建立本国的碳交易市场,努力实现2020年的减排目标。
对于此次的合作项目,欧盟专家表示将与7个试点城市的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分享经验,并为中国建立国家层面的碳交易体系提供支持。
欧洲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专家日前表示,欧洲在碳交易方面已有10年的探索并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拥有全球首个多国参与的碳交易体系。“中国在碳交易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是我见过的方案最详细的项目”。
该专家建议,中国建设碳交易项目必须设立排放上限。设立排放上限,要做到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把碳交易价格保持在合理范围。此外,相关企业要上报可信的排放数据。“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环保压力增大。温室气体排放是一个突出问题,我们将与中国企业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