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总经理郑顺景离职 特斯拉在华再受挫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时代周报 发布时间:2014-04-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月30日晚,有媒体爆料称,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郑顺景已从特斯拉中国离职,去向不明。

然而时隔一天后,在众多媒体仍纷纷猜测郑顺景将走向何处之时,3月31日晚,郑顺景突然在网上发表告别信,确认从特斯拉离职。他在信中表示,自己将在4月底正式离开特斯拉中国。

在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即将访华、中国市场首批Model S即将交付车主之际,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郑顺景却突然卸职,给业界对特斯拉今后在华的发展留下了一串问号。

出走原因众说纷纭

自2013年3月加盟特斯拉中国起,郑顺景可谓伴随着特斯拉从引入到正式落地的全过程。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郑顺景的微博自3月27日起便没有再更新,最新两则微博都是打上了#印象特斯拉#的标签,让人不禁对其离职产生联想。

去年年底,前任苹果中国区高层吴碧瑄女士加入特斯拉中国分部,职位是特斯拉全球副总裁。据当时特斯拉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特斯拉中国区的职能仅是负责销售,其他相关中国区的产品、销售战略等事宜都是由吴碧瑄负责对外。由此可见,郑顺景的职责亦仅是把特斯拉现有的Models S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

2月26日,郑顺景发布了一条微博,称纪念“中国第一台Tesla Model S上牌成功”。然而人们却发现,这辆国内特斯拉Model S登记的牌照为京Q291B9,为蓝色普通车牌。

从特斯拉刚入华时的商标之争,到北京首家直营店开业,再到中国售价正式公布,特斯拉中国区业务在郑顺景的带领下亦慢慢铺开,然而最近有关其电动车牌照在华仍难以获得,补贴政策亦难以落地,加上各地充电桩建设缓慢,特斯拉在华发展遇困的言论一时间被推至顶峰。

据公开资料显示,郑顺景自1992年毕业后便一直从事汽车行业,2003年加入香港大昌行集团口,便开始负责宾利中国大陆地区业务发展,从业务部经理、业务总监、副总经理,最后坐上总经理一职,同时宾利的在华销量从最初的41辆飙升至2012年的2253辆。

由于目前特斯拉需要的是尽快在中国市场落地,比方说牌照、政策补贴以及充电桩的建设等等,加上早前据媒体报道称,江淮汽车(600418,股吧)正与特斯拉洽谈合作的可能性,而当时代表特斯拉出席的也是吴碧瑄,郑顺景的身影并未见到。因此有业内人士猜测,精于销售的郑顺景或许对要处理各种关系,尤其是与政府关系上的沟通并不熟悉,从而导致特斯拉在华一年发展比较缓慢是其辞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业务待考

自“特斯拉”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后,其全球股价便开启了“飙升”的模式,一波又一波的利好行情接踵而来。据特斯拉发布的2013年财务报告显示,特斯拉去年全年交付了电动跑车2.25万辆,营业收入24.78亿美元,同比增长499%。这不但一举扭亏为盈,还额外取得了1亿多美元的利润。

而前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郑顺景亦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斯特拉十分看好中国市场,预计未来中国市场的销量将占到斯特拉全球产销量的三分之一。

3月中旬,特斯拉Model S亦在上海进行了首次亮相,特斯拉中国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计划今年内在上海建立特斯拉销售服务中心。

然而据国内媒体披露,目前特斯拉与中国电网洽谈的合作已陷入僵局。因为特斯拉汽车充电桩与国内规格不一样,国家电网需重新设计一套适合特斯拉的系统。此外,特斯拉还寄望中国市场能为公司2014年的业绩增长贡献30%-35%的增量,这就意味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目标在7000辆左右。但业内普遍认为该目标基本无法完成。

据了解,目前特斯拉在中国的预定量已经超过两百辆,车主包括搜狐总裁张朝阳、网易总裁丁磊、小米科技总裁雷军等许多IT界知名人士,还有不少追求时尚的私人企业家以及年轻的公司高管。

分享到:

关键字:特斯拉 电动汽车 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