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无核期
福岛核事故爆发后,日本国内的核电站相继因定期检查等原因停运。2012年5月,随着最后一座核电站北海道电力泊核电站3号机组的停运,日本时隔42年再次进入无核期。不过,当时全面停运也引发了一些政府官员和电力公司的担心,害怕严重依赖核能的西部地区会因供电不足出现大停电事故。
之后,以冬季电力需求增加为理由,当时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决定,重启关西电力公司大饭核电站3、4号机组,2012年8月,这两个机组正式启动。据关西电力介绍,按规定,每个核电机组在开始商业运行后的13个月内须停运并接受定期检查。今年9月2日,3号机组停运进入定期检查,而于15日关闭的4号机组也开始定期检查。
目前,日本北海道、关西、四国和九州四大电力公司已向日本核能规制委员会提交了核电站安全审查申请,由于现在仍处于审查阶段,预计每个机组的审查时间会耗时半年左右。但即便核电机组通过了安全审查,仍需征得地方的同意,再由日本政府判断能否重启。因此业界估计,这次无核期起码也得持续到年底。这也是日本1960年以来第三次,也是最长的一次无核期。
核污水治理不力
福岛核事故已过去两年多,但核污染至今难解。由于核污水泄漏问题持续恶化,日本近日已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作出正式官方通报。据悉,日本核污水问题不但未得到根本控制,反而呈现进一步恶化趋势。东京电力公司最新消息透露,从地下水中也检测出了放射性物质。日本共同社称,这是首次确认储罐泄漏的核污水已污染地下水。日本政府也承认,福岛核电站每天至少有300吨遭受核污染的地下水流入大海,且这种情况可能从福岛核事故后一直存在。据估算,外泄的核污水相当于向外界释放了24万亿贝克勒尔的放射性物质。
9月初,日本政府计划投入470亿日元,处理核污水泄漏问题。但日本媒体批评说,这是日本民众为政府应对核污水泄漏迟缓“买单”。
就在4号机组关闭前一天,约9000名反核人士聚集在东京抗议,要求日本彻底摆脱对核电的依赖。
反核组织“日本绿色和平”表示,日本政府应把握机会,趁现在的“零核”状态来推动和提倡可再生能源。
该组织负责人佐藤润一说,如今已没有正在运作的核反应堆,这证明日本不需要核电站。他也呼吁政府,不要着急重启核反应堆,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处理福岛核泄漏问题上。
无核代价高昂
虽然民众反核声音高涨,但安倍政权去年年底上台后,就推翻了前民主党政府的核电方针,在核电站重启及核电项目出口等问题上持积极态度,希望恢复核电以刺激经济发展。福岛核事故后,日本进口石油天然气增加,特别是支撑火电的天然气急需大量进口,致使电价飙升30%,大大打击了政府扩大消费的努力。
5月,日本电气事业联合会发布2012年十大电力公司的电源类别发电量构成比例报告。在核电站关闭后,液化气发电比例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为42.5%,刷新最高纪录;煤炭发电比例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为27.6%;石油等其他燃料发电比例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为18.3%。
在9月10日举办的第二届LNG生产与消费国际会议上,日本经济产业相茂木敏充在演讲中强调,LNG采购费用已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负。他认为,增加的赤字近半数是因为燃料成本上升,同时,日元贬值也加重了日本进口燃油的负担。而燃烧煤炭、石油发电,还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问题专家庞中鹏表示:“能源进口激增将导致贸易赤字扩大、电价上涨等问题,这是日本面对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国际能源价格高企,将直接影响日本经济复苏。”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及拥护核能的人认为,风能、太阳能发电太昂贵且不稳定。此外,日本已投入数万亿日元发展核电站及相关技术,日本企业及政府官员显然不愿就此放弃。因此,即便在近期福岛核污水泄漏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安倍晋三仍扬言要重启核电站。
而在庞中鹏看来,核电站大规模重启并不可行。“重启核电站手续复杂,涉及地方政府、电力公司、日本经济产业省、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等多方的利益关系。”他说,“安倍很可能会模糊处理今后日本的核电走向问题,即平衡多方关系,既不‘零核’,又不‘大力发展核电’,而是折中,即保持8%~15%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