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九大能源生产国,不但拥有丰富而优质的煤、铀、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也十分广泛。近年来,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挑战,澳政府积极鼓励并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澳大利亚的清洁能源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将为未来中澳经贸合作开拓新领域、注入新动力。
一、澳清洁能源发展概况
目前,澳大利亚的清洁能源主要来源于水力、生物质、生物气、风能和太阳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清洁能源的发展较为滞后,仅占能源生产总量的2%、消费总量的5%。2009-10财年,83%的清洁能源产自木材、甘蔗渣和水电。过去5年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迅猛,年均增速分别高达23%和21%。
澳大利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其发展清洁能源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澳拥有100余座水电站;建有61个风电场、1353个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为2500兆瓦。作为全球光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90%以上的地面光照强度超过1950千瓦时/平方米),其太阳能发电特别是光伏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2011年,光伏发电能力达1.4吉瓦,其中新增837兆瓦,成为世界光伏增量最大的十个市场之一。澳大利亚的生物质、波能和热岩地热等资源也十分丰富。
澳大利亚是首个提出“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国家。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比重要从目前的8%提升至20%,即达到45000吉瓦时。权威机构据此预测,未来10年内,澳大利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至少应达到20吉瓦(其中光伏安装容量将达到5吉瓦),是现有规模的5倍,将创造360亿澳元的投资机会。
二、澳政府相关促进政策
澳政府提出“清洁21世纪”战略,积极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出台了系列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
(一)发布《可再生能源法案》。法案规定了三大目标:鼓励额外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减少电力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确保可再生能源的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三大目标通过签发“可再生能源证书”(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REC)和要求电力用户提交法定数量的证书以获取年度电力来实现。REC确保了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是澳大利亚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基本制度设计。
(二)设立专门促进机构。为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澳政府在今年7月1日组建可再生能源局(Australian Renewable Energy Agency),负责为可再生能源及能效改善项目提供前期补贴和技术研发融资支持,资金管理额度高达35亿澳元。澳政府还计划在明年设立清洁能源金融公司(Clean Energy Finance Corporation),斥资100亿澳元主要用于推进清洁能源技术的商业化和开发。此外,澳大利亚还设有风能协会、太阳能协会等众多行业组织。
(三)实施财税激励政策。澳政府通过系列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清洁能源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比如,设立额度为12亿澳元的清洁技术计划,对清洁能源研发企业给予40%-45%的税收抵免优惠或直接资金补贴;对扩张乙醇等替代性燃料生产能力以及家庭和社区安装太阳能等给予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实施上网电价回购,向安装小型风电、光伏、小水电等发电用户并网提供保护性电价;实施燃料税改革,减免乙醇等新型燃料的联邦消费税。此外,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鼓励政策,比如南澳政府对涉及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工资予以退税。
三、中澳合作前景
中澳两国都非常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具备合作优势。澳大利亚副总理兼财长韦恩•斯旺断言:清洁能源将成为中澳经贸合作中最有前景的行业。未来一段时期,中澳双方可在以下领域加强合作:
一是加大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合作。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一流的新技术研发和集成系统设计实力,可再生能源技术、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水技术、清洁煤技术、节能技术、新材料和清洁生产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尚德电力、天威集团等中国能源企业已到澳设立研发中心,或与澳方开展技术合作。2012年3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与澳太阳能协会签署了《中澳太阳能战略合作备忘录》,有利于双方进一步拓展能源领域的合作机会。
二是加快光伏产业领域的合作。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设备制造国和出口国。澳大利亚已成为全球第九大光伏市场,被推认为太阳能国际投资最具潜力之地。据市场咨询商“纳米市场”估算,到2016年,建筑物用光伏产品的澳洲市场规模将达64亿澳元。两国的光伏产业在技术、市场、投资领域具备较强共生性。在我光伏设备出口遭受美国和欧盟反倾销重创的情况下,澳大利亚或将加快成为我光伏产品出口或产能转移的一个新兴市场。
三是参与澳新能源领域的开发。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澳政府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将在清洁能源领域投资1000亿澳元,并推出了风电、大型太阳能项目等系列投资计划。我能源企业拥有资金和技术、建设成本和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可考虑积极参与澳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此外,除水电行业外,澳大利亚风电、太阳能等其他新能源产业的集中度较低,市场和行业整合空间较大,也为中国企业进入澳洲能源市场提供了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