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改革之路波折多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垂直管理式的电力体制。自1992年起,俄罗斯电力体制连续进行了四次改革,基本上实现了电力市场化。
1992年,在俄罗斯时任第一副总理丘拜斯领导下,俄罗斯电力体制进行了激进的休克式疗法,撤销电力工业部,组建了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其中,国家控股52%,外国投资者占30.7%,国内投资者占11.2%。俄统一电力公司上市,完成了股份制的改革。
自1995年至1997年,叶利钦提出新的改革方案,要求发电企业私有化,逐步取消电力补贴。由于该方案缺乏周密的论证,遭到社会的普遍反对,改革没有得以实施。
2000年6月,电力体制改革再次被提上日程,这一方案建议组建独立的发电公司,放弃国家统一电力公司对电力的垄断权,国家只保留电网与调度控制权,放开电价,由市场来决定。但这一方案,因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及国家电力安全等问题,也没有被推行实施。
普京上台后,确定了在国家有效控制下向市场化电力体制平稳过渡的改革方案,要求俄统一电力公司逐渐退出发电生产与销售领域,放开电价,最后形成电力市场的完全自由化。2008年7月,俄统一电力公司正式停止运营,通过重组成立的各大电力公司,开始参与俄电力市场竞争。
俄罗斯电力之现状
从地理分布上讲,俄电力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欧洲区、西伯利亚区、远东区。欧洲区是俄最重要的电力区域,发电装机容量占整个俄发电装机容量72%,以火电和核电为主;西伯利亚区的水电和火电各占50%,俄大部分的水电集中在该区域;远东区的电力装机比重很小,只占俄装机容量7%,大都为小型火电厂。欧洲区的火电以燃气电站为主,约占80%,其他地区以燃煤为主,大致占85%。由于气候寒冷,全国有52%的火电为热电联产机组。
俄罗斯电力装机容量近些年发展缓慢,几近停滞。以2005年为例,俄罗斯电力工业的总装机容量为2.19亿千瓦。其中:火电1.50亿千瓦,占68.5%;水电4590万千瓦,占21.0%;核电2370万千瓦,占12.5%。核电主要集中在欧洲区的中部地区、东伏尔加和西北地区,而近一半的水电位于西伯利亚地区。供电情况,大约54%为工业用电,其他占46%左右,其中约15%为居民用电。
俄罗斯在全国范围内只设立了单一的国家输电公司,并且产权国有,这样做虽然便于统一管理,但是垄断性太强。2006年9月,俄出台新的电价管制方案,逐渐放开电价。现在俄国家电网由中央政府定价,而州和市政电网均由地方政府定价。目前,俄罗斯的电价在世界各主要国家中还是比较低,约为中国的一半。
俄罗斯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到现在,这场改革仍在进行,改革是否成功,电力工业能否为经济发展提供引擎,还有待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