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卢旺达伟荣港(Virunga)火山带以及位于该国西部、靠近基伍湖的温泉带被认为是理想的发展地热能的地区。
目前,在用电负荷高峰期,卢旺达的发电量为6万千瓦每小时,大部分来自地热能与水力发电。考虑到未来电力将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卢旺达政府有意使该国能源供应更加多样化、稳定化,更加重视地热能,并进一步发挥地热能在保持国家能源平衡中的重要地位。
卢旺达政府青睐地热是因为它不仅是可再生能源,同时开采地热能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法国地理和矿业局在对卢旺达西部火山带进行勘测后得出结论,卢旺达的地热能开发潜力在每小时17万至30万千瓦之间。
2006年,卢旺达政府将本国地热资源开发权力下放给基础设施部。从那时起,基础设施部与一些国际大公司签署了一系列地热能开发协议。其中,在2006年11月份签署的一份协议中,美国能源巨头雪佛龙获得了卢旺达两个地热能项目的初步开采权。雪佛龙公司表示,卢旺达地热能的发展潜力很吸引人。
2007年6月,卢旺达基础设施部向德国联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提交了一份官方申请,向德国方面寻求地热能开发技术上的支持。2007年11月,基础设施部与德国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德国联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签署协议,由德国政府出资,对卢旺达的地热能资源进行评估,并共同开展新项目,扩大卢旺达地热发电能力。评估选址主要位于伟荣港国家公园与吉塞尼市之间。评估于2008年12月完成。
此外,肯尼亚也想在卢旺达的地热开发中分羹。2008年,在卢旺达基础设施部与肯尼亚发电公司(KenGen)签署谅解备忘录后,后者开始对靠近尚古古省的区块进行地热能勘测。
为了让地热能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卢旺达基础设施部希望能在与国外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一批本国的专业人员。2007年11月,卢旺达首次派出两名工程人员赴肯尼亚参与了联合国大学地热培训方案(UNU-GTP)与肯尼亚发电公司共同组织的短期地热能地表勘探培训。2008年4月,又有一名卢旺达工程师被派往冰岛参加联合国大学地热培训方案组织的为期6个月的培训课程。2009年,另一批地质学家和工程师从培训方案中获益。
2008年11月,卢旺达参加了在乌干达南部城市恩德培召开的东非大裂谷地热能设施会议。所有东非国家都参与其中,并达成一致,建立了地热能专项基金为今后的地热能勘测和开发提供便利。这无疑加速了卢旺达的地热能发展。
今年2月23日,来自冰岛、肯尼亚、德国的能源专家聚首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卢旺达地热能探讨会议。会议上,专家将与刚果(金)相邻的卡里辛比火山列入新的地热资源可观的黄金地带。卢旺达基础设施部负责地热能板块的官员表示,会上各国专家已经共同确定了以伟荣港为中心的卢旺达地热能开发计划,但在此之前,还必须要提供一份详尽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上呈给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