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德降低光伏补贴有利平衡电网

作者: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2-04-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建设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电网,应对全球能源发展的新挑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在欧洲,德国最积极导入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欧洲第一个让电力公司以高于一般电价收购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导入强制上网电价制度的国家。那么,德国如何看待特高压输电技术?如何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难题?对此,《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采访了TüV 南德意志集团嵌入式系统部门主管 Kai Strübbe博士。
 
  德国也需要远距离输电
 
  中国能源报:为解决常规化石能源可持续供应能力不足、煤电运紧张状况反复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现有电力系统难以适应可再生能源高速增长等问题,中国正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那么,德国如何看待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呢?
 
  Kai Strübbe博士:德国在北部北海地区建立了许多海上风电,这是主要电源,同时,如果德国退出核电,将会有1.5吉瓦的电力缺口,而德国的电力消费主要集中在南部,因此,德国也面临和中国类似的问题,需要把电量从北部输送到南部。当然,这不像中国上万公里的电力传输,德国的长距离输电线路仅几千公里,电压等级主要为700千伏1000千伏。如德国建设的第一条交流高压输电线,是从德国的北海到南部慕尼黑地区。此外,欧洲计划在北非地区建设大型光伏电站,也涉及电力输送回欧洲的问题。
 
  由于地域辽阔,因此远距离输电技术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新课题。虽然这是高压交流电的传输过程,但其中不仅包括传输问题,还包括系统协调、通讯技术产生的大规模瘫痪现象等问题,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德国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
 
  中国能源报:去年中国一些地方出现了风机脱网事故,因此,目前中国正努力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难题,那么,德国是如何推动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呢?
 
  Kai Strübbe博士:能够保障可再生能源并网的电网是一种规范式的电网。例如,电网就像人体,血液就像金属设施,传输技术就像神经。神经运转良好,就能保证整个血液保持非常好的循环。我们在电网领域中,包括高压和特高压领域,都会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保证运转,在许多终端用户会实施一些中低压电网,而交汇的地方大部分是分散式电网,这时自动化技术就不是特别完善了。因此,这就要解决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存储问题,不能说有风就发电,没风就不发电,这是不行的。
 
  德国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主要是建立一个比较平衡的系统,这就需要通过存储来平衡电网。这就可以保证各种电网间的通讯,就可以知道谁在发电,谁在用电,并通过通讯技术的传输沟通调度,使电力运用达最佳效率,减少相应损失。同时,德国政府降低光伏补贴也考虑到电网平衡的问题。补贴越高,电网的光伏安装费就越大,就会抵消其他能源的建设以及传统能源电力的应用。
 
  总的来说,德国电网更倾向于电力存储、智能建设,并采取一些措施刺激电能的生产安装向电网的稳定系统化转化,从而使电网更加稳定、有效、智能。
 
  保证电网通讯安全和有效
 
  中国能源报:信息与通信安全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支撑平台,德国如何看待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具有哪些优势?
 
  Kai Strübbe博士:我们强调各种电网的通讯安全和有效。在欧洲,通讯安全和有效主要是防止通讯设备受到攻击或受其他人为操作。因此,保障相应的变电站、变电所、电表或者局部电网之间的通讯协议非常必要。如果通讯协议的传输受到相应攻击或者恶意操作,将会产生非常大的损失。中国的智能电网或存在更多的问题,也需要智能电网的通讯设备帮电网把生产方和使用方连接起来。
 
  未来的智能电网集合了各种分布式发电,这就需要在电力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实现智能的信息传输及管理。对此,TüV 秉承“创享价值”的理念,在提供服务时考虑到电力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利益,检查电力系统的交互性,以及是否满足标准要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整合并找到最经济的解决方法。
 
分享到:

关键字:德国降低 光伏 补贴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