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内光伏市场最初的建立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项国家政策,该项政策旨在引领全国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日本国内几乎没有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为了应对石油禁运,日本政府出资扶持项目研发,并制定政策以支持光伏系统的引进和传播。日本政府最重要的计划之一就是住宅光伏系统普及计划(ResidentialPVSystemDisseminationProgram),可以提供前期现金回扣。在1994到2005年间,该计划资助的光伏项目装机容量已超过930MW,包括25万个住宅光伏系统。与此同时,日本也成为世界上光伏生产与安装的主导市场。
12年后,日本政府认为其光伏市场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于是终止了住宅太阳能系统补贴计划,而德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却不断推动国家上网电价政策。2006年,日本光伏市场装机容量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了下降;2007年继续下滑至230MW;2008年也保持同样的水平。由于日本组件制造商主要向利润率更高的欧洲出口组件产品,所以日本光伏市场的萎缩不仅仅是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也是由于国内可用组件的匮乏。
为了阻止市场的进一步萎缩,日本政府于2009年1月重新启动了住宅光伏补贴计划。自此,日本住宅光伏市场便强势回归。
此外,2009年11月,日本政府发起了NetFIT政策,要求十家电力公用事业单位以优惠费率购买光伏系统产生的多余电力。例如,目前住宅光伏发电业主十年内都可以享受42日元/千瓦时的回购电价,相比之下,传统电费平均仅为20日元/千瓦时。这一政策仅规定购买光伏发电的多余电力而非全部电力。日本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节约能源,并限制由所有电费缴纳人共同承担的补贴费用。
许多住宅光伏系统业主不仅具备获得政府补贴的资格,还同时分别享有他们所在县、市和镇的补贴。自2011年10月起,共有870个地方政府提供了包括补贴和贷款在内的光伏支持计划。
日本基于住宅光伏发电建立起来的光伏市场所表现出的实力是独一无二的。根据研究机构NPDSolarbuzz发布的亚太地区季度光伏市场研究结果,日本住宅太阳能发电领域一直具有强大的优势,并在2011年占据了86%的市场份额。此外,随着2012年7月一项新的上网电价计划的执行,日本非住宅太阳能发电市场也将起飞,住宅太阳能市场会随之逐渐下滑,即便如此,该领域依然会主导国内光伏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