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将获千亿投资

作者: 来源:亮报 发布时间:2012-01-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等环保概念横空出世,“新能源”也成为国内公众耳熟能详的词,大街小巷熙熙攘攘,无论是国外厂商,还是国内自主品牌,各大厂商都宣扬着开发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技术不断创新,都害怕错过机会,害怕被淘汰出局。
 
    其实,很多国家早已经开始通过政策等手腕,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先是美国出台了燃油法规的政策,接着欧洲也出台了机动车二氧化碳的平均排放等法规,而日本也计划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然,中国在政策方面没有丝毫的落后。
 
    我国工信部的规划,中国未来10年将投入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用于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这是一块诱人的蛋糕,1000亿资金蕴涵的无限商机也令企业垂涎三尺。厂商们个个都摩拳擦掌,无论是整车制造,还是核心部件、关键材料,每个环节都挤满了想在市场上分一瓢羹的企业,都希望在即将来到的新能源汽车时代占据一席之地。一时间,大家似乎都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美好潜力。
 
    这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目前,对新能源的定义,就是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大家普遍认为汽车行业目前的新能源代表,就是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从现在的研究成果看,电能在目前确实是石油外最好的可再生替代品。但是现在电池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前,新能源车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当然,未来如果不能研制出比电能更适合的再生替代品,电动汽车将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旋律。
 
    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大多数仍然处于研制试验期,产业化也仍在萌芽阶段。一味挤在起跑线上,很可能没跑出几步就摔了大跟头。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核心技术、国外专利壁垒、上游原料短缺,都将成为这个新生行业发展无法回避的难题。
 
    要发展,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技术瓶颈问题,电池成本、充电时间、配套设施的普及,都是目前所面临的关卡;从市场角度而言,国内大多数汽车厂商都是各做各的,在行业标准、制造工艺和配套设施等覆盖产业的链各个方面,均拥有自己所谓的核心技术,如何能改变单打独斗的场面,不仅仅厂商们要有合作意识,形成产业集群;也需要国家监管部门的有力推进,制定相关标准。
 
    新的行业带来新的机遇,给了大家重新在同一起跑线出发的机会;但新的行业也暗藏着风险。众所周知,中国现在是汽车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而并非技术强国,对于国内自主品牌而言,竞赛已拉开帷幕,在这一新的领域,绝不是“看上去很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谁能真正技术创新,占领新能源一席之地,谁就能笑到最后。
 
    我们都希望通过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促进节能减排,以及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创新,也希望通过这场新能源革命,推动我国由汽车产业大国到强国的转变。
 
    这个心愿犹如一粒种子,在我们公众心里开出一朵花。
 
    我们期待,那时会很美!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