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外媒:电力公司或成中国电动车发展动力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12-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年前,中国政府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11年底前,中国有能力使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的年产量至少达到50万辆。眼看2011年就要过去,中国显然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年产能力只有数千辆。
 
    然而,如果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努力已经失败了,那将是短视的。在其他国家,汽车制造商带头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但在中国,这种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负责运营全国电网的国有电力公司带头。由于中国机动车总量有望在2020年前超过美国,于是电力公司把提供能够替代进口石油驱动好几百万辆汽车的产品当作自己的职责。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本月在广州为电动汽车开设了一家销售和服务中心。根据新的经营模式,顾客不需要为电动汽车充电,只需在充电站拿电量不足的电池换满电电池即可。尽管其他国家的汽车制造商已经为家庭和停车场安装了充电装备,但中国电力行业清楚地表明它想拥有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何时以及如何充电的决定权,方法是通过拥有充电设备和制定技术标准。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及其中国五大发电公司的盟友们对北京的影响力比汽车产业大得多。中国汽车产业最近10年才发展起来,只有极少数的高管最终能升到政府部门的高级职位。相比之下,专注于电力产业发展一直是通往高级领导岗位的道路。只要电力公司仍具有影响力,电动汽车或许就比混合动力汽车更有优势。
 
    世贸组织规则也对中国如何发展汽车具有影响。中国政府想建立能够向全世界出口电动汽车的产业,但不想其他国家向世贸组织投诉它向该产业提供补贴。对中国来说,避免法律陷阱的最有发展前景的贸易战略或许是政府首先向发展电动公交车和其他车辆的充电站网络提供补贴。公交补贴不违反世贸规则,因为这几乎是国内服务。
 
    公交车充电站将被纳入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中。向充电站提供补贴将使电动汽车卖得更便宜,反过来帮助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国内市场实现规模经济,为开拓海外市场做准备。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公司 混合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