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美国Better Place公司助力以色列加速电动车商业化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http://www.escn.com.cn 发布时间:2011-04-25 浏览:
电动汽车服务运营商Better Place(以下简称BP)日前宣布将建成覆盖以色列全境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并开始进行全球首次电动车商业化运营。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绿色燃料与汽车峰会上,BP中国业务总监周江龙透露了这个消息。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电动汽车服务提供商Better Place,今年准备在以色列全面启动其业务,据周江龙介绍,BP已经在以色列境内建成了几千个充电桩和15个换电站。按照规划,今年BP将在以色列建设40个换电站,这为以色列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行提供了保障。
 
据介绍,BP将为电动车驾驶人员提供会员服务。获得会员身份的电动车主,可以在每个月缴纳固定的费用后,在BP的任何一个充换电站享受免费而不限次数的充换电服务,而无须计算行驶里程。同时,电动车主无须承担以及关注电池的采购、维护、保修等任何费用。
 
在换电站,电动车主在验证会员身份之后,与免下车洗车服务类似,机器人的手臂把电动汽车用完的电池取下,然后换上一个充好电的电池。“全程仅需1分钟,比加油更快捷。”周江龙说。
 
同时,BP还将推出一套融合全球卫星定位、导航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的车内软件平台,由此能够让电动车主随时了解电池还剩余多少电力以及与目前位置最近的电池交换站和充电站的距离。
 
“到今年年底,就可以在以色列看到电动车的商业化运营了。”周江龙说,“这一模式可作为全世界那些想摆脱石油依赖国家的一个范例。”
 
商业化试水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进成为中国“十二五”汽车工业的重要命题。纯电动车商业化推广之所以举步维艰,除了电池、电控、电机技术亟待突破之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始终未能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成为电动车商业化的最后一道坎儿。
 
中国的现状是,整车厂商普遍认为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于政府投资,但是政府职能部门在电动汽车商业化发展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很难作出最终判断。
 
电动车商业模式研究学者谢子聪告诉《科学时报》,“十二五”期间电动车商业化的侧重点是电动乘用车,而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并且由此制定相配套的技术路径才是中国电动车商业化的希望所在。他多年来所倡导的电动车商业模式“裸车销售、电池租赁、充换兼容、智能管理”与BP模式有相似之处。
 
“这种商业模式目前来说是最符合电动车这个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也是最有助于电动汽车形成对传统燃油车的市场竞争力的,为整车企业减少很多负担。”谢子聪告诉《科学时报》,“BP在以色列的尝试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动车发展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如果BP在以色列规划得当,很快将显示出电动车的商业化成果。”
 
“电池的所有权与汽车的所有权是分开的,这是电动车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谢子聪说,“BP作为服务运营商,拥有电池的所有权,实行‘车电分离’的模式,解决了电动车商业化推广中的难题。”
 
电动车价格高企主要由于电池成本过高,把电池拿掉,消费者只需支付裸车价格,这就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电动车购买力,使电动车具有了与传统燃油车相竞争的价格优势。同时,充换兼容的服务网络建成之后,在解决了电动车续航里程问题的同时也可以避免由用户来承担技术进步而产生的风险。电池的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车电分离的模式能够保证消费者不买电池却能够使用到不断更新换代的优质产品。
 
“作为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品,电动车必须给消费者以更好的驾驶体验,同时不需要牺牲已有的任何利益和享受。”谢子聪说,“这就是商业模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所能够解决的问题。”
 
谢子聪介绍说,在此之前,国家电网在杭州的电动车示范采取了“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和“电池租赁”的商业模式,展开了商业化运营尝试。
 
“此前,欧美日20多年来主要采取‘充电为主、整车捆绑销售’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无法解决电动车商业化过程中的系列问题,如电池成本高导致的电动车售价高、充电不便等,而‘充换兼容、电池租赁’的模式正在国内外电动车业界进行实践和示范,并将逐渐为电动车市场接受。”谢子聪说。
 
全球布局
 
BP的商业运作让人们看到了电动车迈过这“最后一道坎儿”的曙光。在以色列之前,BP已经在丹麦、日本等地成功运营了一系列电动车商业化案例。
 
2008年1月,BP与雷诺日产联盟在以色列建立了一个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动车充电网络,随后推出了插入式充电电源停车场。
 
2008年10月,BP与澳大利亚能源公司及麦格理集团合作,在澳大利亚建设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2009年1月,BP与丹麦石油天然气能源集团合作,建立丹麦电动汽车网络,承诺在2011年实现电动汽车的广泛使用,届时雷诺公司则将成为丹麦市场的电动汽车供应商。
 
BP在全球的运作,受到了国际资本的青睐。据周江龙介绍,2010年,BP获得了以汇丰为首的投资财团价值3.5亿美元的股本融资协议。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清洁技术投资之一,投资财团对BP的估值为12.5亿美元。据介绍,参加这轮融资的有汇丰、摩根士丹利以及Lazard等成熟的国际资本管理机构。
 
汇丰银行作为世界上最大、最保守的银行之一,确认投资于一家致力于能源与汽车行业革新的私有公司,这让BP信心倍增。
 
“BP提供了一种通过解决电动汽车基础设施问题的可行办法,它不需要牺牲消费者对于个人灵活出行的要求。”周江龙说,“我们相信BP的技术和商业方案能够让电动汽车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普及。可更换电池解决方案解决了电动汽车行驶范围受限的问题,将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与现有的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汽车相比更加经济、诱人的选择。我们希望BP模式能被各个国家和城市广泛采纳,尤其是在那些市场和政策都极为亲睐电动汽车的地方。”
 
据周江龙介绍,BP正在继续执行以色列和丹麦投放计划的时间表,按照该计划,首批雷诺可更换电池电动汽车将于2011年底上路。BP还将继续在澳大利亚和几个北美市场执行早日部署项目,争取在以色列和丹麦按计划投放之后的几个月内完成。
 
BP在中国
 
BP对中国市场的渴望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个未来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上,BP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据周江龙介绍,目前,BP在国内与奇瑞和北汽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奇瑞合作完成的3种电动车车型将于下个月完成并交付。
 
就在上个月,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赵建国与BP公司董事长毅旦·奥夫共同签署了《南方电网公司与Better Place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电动汽车的发展及双方未来可能的合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协议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与技术优势,加强电动汽车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电动汽车换电池技术及商业模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3个月内在广州建设南方电网首个电池充换站体验中心试点,让公众能更好地了解电动汽车。
 
对于与南网的合作,BP显得相当低调,“与南网公司的合作正在谈,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太多细节。”周江龙对此三缄其口。
 
“但可以透露的是,BP在中国的推进正在按照计划稳步进行。”周江龙说,“中国与以色列、丹麦等国不同,在以色列我们没有示范就直接进入到商业运营中,因为那里70%以上的车都是公用车,而且地方不大,易于操作。但在中国,电动车发展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问题更多,也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分享到:

关键字:美国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